[发明专利]电子测试仪器一键式自动测试的实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62642.2 | 申请日: | 2011-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95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李树彪;孙朋德;刘丹;郭永瑞;李明太;赵学强;赵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D21/00 | 分类号: | G01D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测试 仪器 一键式 自动 实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测试仪器的测试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电子测试仪器一键式自动测试的实现方法,属于智能测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子测试仪器的用户群体十分复杂,既有科研院所、研究机构等高端用户,也有车间、生产线等经济型用户。高端用户注重电子测量仪器的性能;而经济型用户则更注重测试效率。在现有技术中,针对经济型特别是生产线用户,电子测试仪器生产厂家也采取了多种方法,以利提高其测试效率:例如使用快捷方式(将一些常用测量命令进行组合,以快捷键的方式提供出来)、执行宏命令(可以执行自动化测量程序;或者直接编写VBA脚本语言,通过COM接口调用主机程序)等。
但这些测试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快捷方式而言,只能定义有限数量的操作,针对性较强,很难满足用户的各种操作条件要求;对于执行宏命令而言,允许用户编辑脚本语言,自动执行指定功能,这对用户自身要求较高,需要熟练掌握编程语言,且具有一定的程控理论基础和测试操作经验,而实际生产中生产线上的操作人员在编程和程控理论方面的能力相对较低,尚难实现控制程序的独立开发。
因此,能否设计一种全新的电子测试仪器自动测试实现方法,使用户能够仅通过简单的仪器操作即实现完整的自动测试功能,从而将不同层次的用户都从繁杂、重复的测试操作中解放出来,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电子测试仪器一键式自动测试的实现方法,其通过特有的录制、回放一键式工作方式,满足使用电子测试仪器进行批量测试的用户对测试效率的高要求,且操作简单,功能实用。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电子测试仪器一键式自动测试的实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用户启动电子测试仪器的录制功能,然后在电子测量仪器上依次执行各种测试操作步骤;
2)电子测试仪器对用户操作进行录制,借助软件自动顺次记录用户执行的操作,用户的测试操作步骤完成后结束当前记录,生成有效记录序列;
3)借助软件实现该有效记录序列与操作界面上的按键的关联,用户通过一键式操作,回放并复现所保存的测试操作步骤。
优选地,所述测试操作包括功能按键、输入按键和提示对话框。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所记录的内容保存到磁盘文件或测试仪器的EEPROM中。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所记录的数据保存测试操作的对应键码、相应的功能代码或输入数据。
优选地,所述步骤2)包括如下步骤:
在进入录制状态后,
2.1)测试仪器等待用户操作;
2.2)当用户执行一按键操作后,分析按键操作,生成操作码及操作信息;
2.3)保存所生成的操作码及操作信息;
2.4)若用户操作未结束,则返回到步骤2.1);
2.5)完成保存操作,退出录制步骤。
优选地,所述步骤2.3)中还包括:在用户交互的位置设置交互标志。
优选地,所述用户交互是指用户插入对话框或编辑提示信息。
优选地,所述步骤3)包括如下步骤:
在进入回放状态后,
3.1)测试仪器调用录制步骤中保存的对应状态文件,顺序读取保存的操作码及操作信息;
3.2)若操作码及操作信息未读取结束,则分析操作码及操作信息,执行相应功能,返回步骤3.1);
3.3)完成回放操作,退出回放步骤。
优选地,所述步骤3.2)中还包括:
在执行过程中,如果发现交互标志,则暂停当前的执行,等待用户确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克服了快捷方式、宏命令等测试方法的弊端,操作简单、功能实用,非常适合生产线及批量测试用产使用,能够通过简单操作,重复执行复杂的操作步骤,极大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电子测试仪器一键式自动测试的实现方法的示意图;
图2:图1中录制步骤的流程图;
图3:图1中回放步骤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先简述发明原理:
参考视频录制、播放原理,借助软件实时记录用户的所有操作,通过软件的自学习能力,无需编程、自主学习用户整个测量过程,并予以完整记录;在回放时,自动复现整个测量过程而无需用户重复操作。即用户只需针对测试任务操作一次,然后就可以通过一个按键进行重复测试,极大提高工作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26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弹性可粘性指套
- 下一篇:一种用于白癜风表皮移植治疗的便携式发疱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