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黄鱼干扰素(IFN)基因及其克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63640.5 | 申请日: | 2011-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96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姚翠鸾;李婵;王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集美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20 | 分类号: | C12N15/20;C12N15/1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361021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黄鱼 干扰素 ifn 基因 及其 克隆 方法 | ||
1.一种大黄鱼干扰素基因,其特征在于:其蛋白编码区的cDNA序列,具有序列表中SEQ ID NO.1碱基序列及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黄鱼干扰素基因的克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 从大黄鱼的肝脏和皮肤组织中提取总RNA;
(2) 然后进行cDNA第一链合成;
(3) 根据硬骨鱼类IFN的同源片段序列设计引物进行嵌套聚合酶链式PCR反应,得到大黄鱼IFN基因片段,其中正向引物F1:5’ ATGCTCAACAGGATTTTCT 3’,F2 5’GGCTAATAACTCCACTAAC 3’,反向引物R1:5’TCAGCTCCCAGGCTTCAGC 3’, R2 5’TGTGTTCTCCTCCCATGA 3’;
(4) 又用2条基因特异性正向引物3F1:5’ACAGCCAGGCGTCCAAAG 3’, 3F2:5’ TCAGGTTCTGGAGGAGGC 3’ 进行大黄鱼IFN cDNA 3’端快速扩增(3’RACE);
(5) 然后用2条基因反向引物R1 5’TCAGCTCCCAGGCTTCAGC3’: R2:5’TGTGTTCTCCTCCCATGA 3’进行对大黄鱼IFN cDNA 5’端克隆(5’RACE)。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集美大学,未经集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364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