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轮毂磨粒流除毛刺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64108.5 | 申请日: | 2011-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11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克华;袁亮亮;梅广益;程光明;闵力;许永超;丁金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C1/00 | 分类号: | B24C1/00;B24C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魏亮 |
地址: | 32100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轮毂 磨粒流 毛刺 方法 | ||
1.汽车轮毂磨粒流除毛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一:将轮毂安装到汽车轮毂磨粒流精密除毛刺与光整加工设备上固定;
步骤二:配置流变特性可控粘弹性磨粒流,并且将磨粒流导入到汽车轮毂磨粒流精密除毛刺与光整加工设备中;
步骤三:控制磨粒流对轮毂进行粗加工;
步骤四:控制磨粒流再对进行过粗加工的轮毂进行精加工;
步骤五:加工完成处理工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轮毂磨粒流除毛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的汽车轮毂磨粒流精密除毛刺与光整加工设备,包括机架(13),所述机架(13)顶端对称设有左推进缸(1)和右推进缸(3),所述左推进缸(1)和右推进缸(3)之间设有上动力缸(2),所述上动力缸(2)连接上磨料缸(4),上磨料缸(4)安装在工件罩(7)上方,由导杆(5)支撑,所述工件罩(7)中间设有连接于电机工件旋转控系统(10)的传动部件(9),工件罩(7)下方设有下磨料缸(11),下磨料缸(11)固定在下动力缸(12)上,还包括总体PLC自动化控制系统面板14,所述总体PLC自动化控制系统面板固结在机架(13)中的下支架侧面,电机工件旋转控系统(10)控制电路系统与总体PLC自动化控制系统连接,机架(13)上的液压控制装置电路系统与也与总体PLC自动化控制系统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轮毂磨粒流除毛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罩(7)通过回转支承(6)固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轮毂磨粒流除毛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的磨粒流由以下成份组成,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聚氧化乙烯占60%,磨粒35%,硅油占3%,NaOH占2%,其中,磨粒由粒径范围在10~30μm的SiC和粒径范围在100~200μm的AL2O3组成,SiC和AL2O3的重量比为1∶3,调制方式为将聚氧乙烯液体倒入搅拌机容器,并加入对应比例的硅油和NaOH,启动搅拌机搅拌5min后关闭搅拌机,倒入对应量的磨粒,启动搅拌机,搅拌20分钟后,关闭搅拌机,磨粒流体冷却即可加工使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轮毂磨粒流除毛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控制磨粒流对轮毂进行加工的方法为采用调配好的流体磨粒通过专用管道排入下磨料缸(11),待其充满整个下磨料缸(11),静置0.5min,确保流体磨粒均匀充满磨料缸内腔,然后,清理轮毂上表面,通过PLC控制面板控制左推进缸(1)、右推进缸(3)以及上动力缸(2),推动上磨料缸(4)沿导杆(5)向下运动压紧工件罩(7),固定工件罩(7)并使其与电机工件旋转控系统(10)连通,此时通过上动力缸(2)和下动力缸(12)交替作用于磨粒流,将磨粒流往对轮毂内侧往复冲击摩擦,整个加工时间设定5min,加工压力设定为4MPa,加工时磨粒流速度为0.05m/min。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轮毂磨粒流除毛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优化磨粒流加工工艺为磨粒流优化加工,加工方式设定在粗加工完毕后,通过PLC自动化控制系统面板设定半精加工参数,加工方式为螺旋式抛光,电机速度设定为10r/min,电机带动轮毂进行顺时针旋转,加工时间设定为2min,上动力缸(2)对磨粒流施加加工压力3MPa;半精加工完毕后,再通过PLC自动化控制系统面板设定精加工参数,电机速度和旋转方向,电机速度设定为20r/min,电机带动轮毂旋转方向为逆时针,加工时间设定为3min,再次进行一次加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轮毂磨粒流除毛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的加工完成处理工序包括,松解工件罩(7),经PLC自动化控制系统面板14设定,通过液压系统将左推进缸(1)、右推进缸(3)以及上动力缸(2)中的活塞沿导向杆向上提起,采用外置的机械手将轮毂从工件罩(7)中取出,放置在清洗台上并清理,通过PLC面板调控液压系统,使下动力缸(12)推动下磨料缸(11)活塞向上运动,将下磨料缸(11)中的流体磨粒排出到专用容器中,最后,清理机台,切换到PLC控制面板,关闭机床电源,关闭电动机电源,加工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师范大学,未经浙江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410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