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364217.7 申请日: 2011-11-17
公开(公告)号: CN102370725A 公开(公告)日: 2012-03-14
发明(设计)人: 吕爱平;郑光;吕诚;姜淼;许少华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
主分类号: A61K36/71 分类号: A61K36/71;A61K36/9066;A61P15/00
代理公司: 江西省专利事务所 36100 代理人: 杨志宇
地址: 100700 北***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慢性 盆腔炎 中药 复方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中药制剂领域。

背景技术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 性传播疾病泛滥导致全世界每年新增3亿3千多万性病患者, 其中有 10%-20%将发展成为慢性盆腔炎,其结果是带来长期慢性盆腔痛, 不孕不育或宫外孕等一系列家庭和社会问题,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一些专家和学者称慢性盆腔炎是本世纪对妇女健康的新挑战。

盆腔炎在我国已婚妇女中属常见病,多发病。据调查: 在我国育龄女性中, 约 41% 的女性患有不同程度的妇科炎性疾病, 已婚女性发病率高达 70%。国外统计资料显示,盆腔炎发病率亦高, 且趋于年轻化的特点。最近 30多年来发达国家的流行病学资料证明, 盆腔炎( PID)发病率增高与性传播疾病( STD) 发病人数增多相平行。     

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使细菌产生耐药性, 反复炎症导致盆腔内生殖器官和结缔组织纤维化增厚改变,药物不容易渗透, 所以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局限性和不良反应更多地被认识和了解。人们开始倾向“回归自然”,采用天然植物药治疗疾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复方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赤芍、丹参、当归、桃仁、败酱草、蒲公英、香附、茯苓、桂枝、三棱、莪术配伍的中药复方制剂用于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复方中药制剂,包括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赤芍13-17、丹参13-17、当归8-12、桃仁8-12、败酱草13-17、蒲公英16-24、香附8-12、茯苓8-12、桂枝8-12、三棱8-12、莪术8-12。

其中制备方法是将上述11味药材洗净,按比例混合,加药材总重量的4-6倍的水或体积比为70%的乙醇煎煮3次,每次50分钟,合并3次煎煮液,过滤,并浓缩,得到60℃时比重为1.18的流浸膏,采用常规制备工艺,本发明中药制剂可制成任何一种药剂学上所说的剂型,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口服液、丸剂、糖浆剂。

本发明配方中丹参、 赤芍、桃仁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宣通胞脉;当归养血活血化瘀,使瘀祛而不伤正;败酱草消痛肿,凉血,祛瘀、 散结;三棱行气活血,通络止痛;诸药合用共奏化瘀散结、行气消癥、通络止痛的作用,达到了促进气血运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使瘢痕组织软化且容易吸收的目的。因此本发明制得复方中药制剂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

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复方中药制剂,包括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赤芍13、丹参13、当归8、桃仁8、败酱草13、蒲公英16、香附8、茯苓8、桂枝8、三棱8、莪术8。

其中制备方法是将上述11味药材洗净,按比例混合,加药材总重量的4倍的水煎煮3次,每次50分钟,合并3次煎煮液,过滤,并浓缩,得到60℃时比重为1.18的流浸膏。

实施例2:

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复方中药制剂,包括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赤芍15、丹参15、当归10、桃仁10、败酱草15、蒲公英20、香附10、茯苓10、桂枝10、三棱10、莪术10。

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复方中药制剂,包括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赤芍17、丹参17、当归12、桃仁12、败酱草17、蒲公英24、香附12、茯苓12、桂枝12、三棱12、莪术12。

其中制备方法是将上述11味药材洗净,按比例混合,加药材总重量的4倍体积比为70%的乙醇煎煮3次,每次50分钟,合并3次煎煮液,过滤,并浓缩,得到60℃时比重为1.18的流浸膏。

实施例4:

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复方中药制剂,其中制备方法是将配方中的药材洗净,按比例混合,加药材总重量的5倍的体积比为70%的乙醇煎煮3次,每次50分钟,合并3次煎煮液,过滤,并浓缩,得到60℃时比重为1.18的流浸膏。

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5:

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复方中药制剂,其中制备方法是将配方中的药材洗净,按比例混合,加药材总重量的5倍的水煎煮3次,每次50分钟,合并3次煎煮液,过滤,并浓缩,得到60℃时比重为1.18的流浸膏。

其余同实施例2。

实施例6: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未经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42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