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64304.2 | 申请日: | 2011-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707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8 |
发明(设计)人: | 吕爱平;郑光;吕诚;姜淼;郭洪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36/736 | 分类号: | A61K36/736;A61P13/08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专利事务所36100 | 代理人: | 杨志宇 |
地址: | 1007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前列腺 增生 中药 复方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中药制剂领域。
背景技术
前列腺增生症是男性老年常见病。据统计,男性50岁以上的良性前列腺增 生症发生率约占60%。前列腺增生症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膀胧颈口、前列腺尿道梗阻及相关症状,使患者出现排尿困难 、尿潴留等症状。
前列腺增生症的病因复杂 ,病程迁延难愈 ,治疗颇为棘手。近 20 年来 ,现代医学在防治前列腺增生症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 ,但其非手术治疗仍无理想手段 ,手术治疗又有创伤较大的弊端。但中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可以取得较好效果 ,为不宜手术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带来了福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前列腺增生的复方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桂枝、茯苓、党参、黄芪、当归、苦参、桃仁、红花、川芎、丹参配伍的中药复方制剂用于治疗前列腺增生,疗效显著,不会产生不良反应。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前列腺增生的复方中药制剂,包括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桂枝8-12、茯苓8-12、党参8-12、黄芪13-17、当归8-12、苦参5-7、桃仁8-12、红花8-12、川芎8-12、丹参13-17。
其中制备方法是将上述10味药材洗净,按比例混合,加药材总重量的4-6倍的水或体积比为70%的乙醇煎煮2次,每次70分钟,合并2次煎煮液,过滤,并浓缩,得到60℃时比重为1.17的流浸膏,采用常规制备工艺,本发明中药制剂可制成任何一种药剂学上所说的剂型,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口服液、丸剂、糖浆剂。
本发明配方中各种中药联合作用,活血化淤、清热利尿通淋;制备方法简单,操作方便,服用效果显著,不会产生不良反应,安全性好。
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治疗前列腺增生的复方中药制剂,包括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桂枝8、茯苓8、党参8、黄芪13、当归8、苦参5、桃仁8、红花8、川芎8、丹参13。
其中制备方法是将上述10味药材洗净,按比例混合,加药材总重量的4倍的水煎煮2次,每次70分钟,合并2次煎煮液,过滤,并浓缩,得到60℃时比重为1.17的流浸膏。
实施例2:
一种治疗前列腺增生的复方中药制剂,包括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桂枝10、茯苓10、党参10、黄芪15、当归10、苦参6、桃仁10、红花10、川芎10、丹参15。
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一种治疗前列腺增生的复方中药制剂,包括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桂枝12、茯苓12、党参12、黄芪17、当归12、苦参7、桃仁12、红花12、川芎12、丹参17。
其中制备方法是将上述10味药材洗净,按比例混合,加药材总重量的4倍体积比为70%的乙醇煎煮2次,每次70分钟,合并2次煎煮液,过滤,并浓缩,得到60℃时比重为1.17的流浸膏。
实施例4:
一种治疗前列腺增生的复方中药制剂,其中制备方法是将配方中的药材洗净,按比例混合,加药材总重量的5倍的体积比为70%的乙醇煎煮2次,每次70分钟,合并2次煎煮液,过滤,并浓缩,得到60℃时比重为1.17的流浸膏。
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5:
一种治疗前列腺增生的复方中药制剂,其中制备方法是将配方中的药材洗净,按比例混合,加药材总重量的5倍的水煎煮2次,每次70分钟,合并2次煎煮液,过滤,并浓缩,得到60℃时比重为1.17的流浸膏。
其余同实施例2。
实施例6:
一种治疗前列腺增生的复方中药制剂,其中制备方法是将配方中的药材洗净,按比例混合,加药材总重量的5倍的水煎煮2次,每次70分钟,合并2次煎煮液,过滤,并浓缩,得到60℃时比重为1.17的流浸膏。
其余同实施例3。
实施例7:
一种治疗前列腺增生的复方中药制剂,其中制备方法是将配方中的药材洗净,按比例混合,加药材总重量的6倍的体积比为70%的乙醇煎煮2次,每次70分钟,合并2次煎煮液,过滤,并浓缩,得到60℃时比重为1.17的流浸膏。
其余同实施例2。
实施例8:
一种治疗前列腺增生的复方中药制剂,包括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桂枝15、茯苓15、党参15、黄芪20、当归15、苦参2、桃仁5、红花5、川芎5、丹参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未经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43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