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温室作物氮钾测量微电极及氮钾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64562.0 | 申请日: | 2011-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34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左志宇;毛罕平;张晓东;倪纪恒;朱文静;胡静;韩绿化;邹升;姚舟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333 | 分类号: | G01N27/333;G01N27/36;G01N27/49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温室 作物 测量 微电极 测量方法 | ||
1.一种温室作物氮钾测量微电极,具有一根多管微玻璃管(4),多管微玻璃管(4)是由四根微玻璃管轴向平行地紧密形成,下端拉制成锥形,其特征是:多管微玻璃管(4)的第一、第三、第四根微玻璃管内的下端锥端处分别充有硝酸根离子敏感剂(1)、铵根离子敏感剂(2)、钾离子敏感剂(3),第二根微玻璃管内整个充有参比内充液(6),硝酸根离子敏感剂(1)、铵根离子敏感剂(2)、钾离子敏感剂(3)上部液面相连地分别充有硝酸根离子内充液(5)、铵根离子内充液(7)、钾离子内充液(8);硝酸根离子内充液(5)、参比内充液(6)、铵根离子内充液(7)、钾离子内充液(8)中分别插有硝酸根离子信号线(9)、参比信号线(10)、铵根离子信号线(11)、钾离子信号线(12);各所述信号线分别从多管微玻璃管(4)外部伸入且通过密封胶(13)固定连接多管微玻璃管(4)的上口;硝酸根离子信号线(9)、铵根离子信号线(11)、钾离子信号线(12)分别连接高阻微电极放大器第二通道输入端,参比信号线(10)连接同一台高阻微电极放大器第一通道输入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室作物氮钾测量微电极,其特征是:硝酸根离子敏感剂(1)、铵根离子敏感剂(2)、钾离子敏感剂(3)的液柱长均是0.1mm~1mm,硝酸根离子内充液(5)、铵根离子内充液(7)、钾离子内充液(8)的液柱长度均是5mm~30mm,参比内充液(6)的液柱长度是5mm~31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室作物氮钾测量微电极,其特征是:多管微玻璃管(4)的下端锥端处的最小直径为2μm~10μm。
4.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微电极的氮钾测量方法,其特征是:先将多管微玻璃管(4)的下端锥端插入温室作物待测部位,在硝酸根离子信号线(9)、铵根离子信号线(11)、钾离子信号线(12)分别与参比信号线(10)之间产生硝酸根离子浓度信号电压V1、铵根离子浓度信号电压V2、钾离子浓度信号电压V3;再利用公式分别计算出各离子浓度:
lg(硝酸根离子浓度)=k11×V1 + k12×V2 + k13×V3 + e11 + e12 + e13; (1)
lg(铵根离子浓度)=k21×V1 + k22×V2 + k23×V3 + e21 + e22 + e23; (2)
lg(钾离子浓度)=k31×V1 + k32×V2 + k33×V3 + e31 + e32 + e33; (3)
式中:k11为硝酸根离子敏感系数,k12为铵根离子对硝酸根离子的干扰系数,k13为钾离子对硝酸根离子的干扰系数,e11为硝酸根离子误差项,e12为铵根离子对硝酸根离子的干扰误差项,e13为钾离子对硝酸根离子的干扰误差项;k21为硝酸根离子对铵根离子的干扰系数,k22为铵根离子敏感系数,k23为钾离子对铵根离子的干扰系数,e21为硝酸根离子对铵根离子的干扰误差项,e22为铵根离子误差项, e23为钾离子对铵根离子的干扰误差项;k31为硝酸根离子对钾离子的干扰系数,k32为铵根离子对钾离子的干扰系数,k33为钾离子敏感系数,e31为硝酸根离子对钾离子的干扰误差项,e32为铵根离子对钾离子的干扰误差项,e33为钾离子误差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氮钾测量方法,其特征是:所述k11、k12、k13、e11、e12、e13、k11的确定方法是:先利用浓度已知的硝酸根离子标准溶液对公式(1)中k11、k12、k13、e11、e12和e13进行标定,则公式(1)变化为:
lg(硝酸根离子标准溶液浓度)=k11×V1 + k12×V2 + k13×V3 + e11 + e12 + e13 (4)
将微电极按次序依次插入浓度为0.01mM、0.1mM、1 mM、10 mM和100 mM的硝酸根离子标准溶液中,记录5组硝酸根离子标准溶液浓度和对应的硝酸根离子浓度信号电压V1,溶液中不存在铵根离子和钾离子,令公式(4)中k12、k13、e12和e13为0,则公式(4)简化为:
lg(硝酸根离子标准溶液浓度)=k11×V1 + e11 (5)
将V1值代入公式(5),得到不同的硝酸根离子浓度计算值,采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出k11和e11;
在0.01mM、0.1mM、1 mM、10 mM和100 mM的硝酸根离子标准溶液中加入铵根离子,使溶液中铵根离子浓度达到0.01mM、0.1mM、1 mM、10 mM和100 mM,在每种浓度组合下均记录一次硝酸根离子浓度、硝酸根离子浓度信号电压V1值和铵根离子浓度信号电压V2值,溶液中不存在钾离子,令k13和e13为0,则公式(4)简化为:
lg(硝酸根离子标准溶液浓度)=k11×V1 + k12×V2 + e11 + e12 (6)
将测量得到的V1值和V2值代入公式(6),得到不同的硝酸根离子浓度计算值,采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出k12和e12;
在0.01mM、0.1mM、1 mM、10 mM和100 mM的硝酸根离子标准溶液中加入钾离子,使溶液中钾离子浓度达到0.01mM、0.1mM、1 mM、10 mM和100 mM,在每种浓度组合下均记录一次硝酸根离子浓度、硝酸根离子浓度信号电压V1值、铵根离子浓度信号电压V2值和钾离子浓度信号电压V3值,代入已确定的k11、k12、e11和e12到公式(4)中,得到不同的硝酸根离子浓度计算值,采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出k13和e13;
同理,k21、k22、e21、e22、e23、k31、k32、e31、e32、e33的确定方法与k11、k12、k13、e11、e12、e13、k11的确定方法类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456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