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测传马达的径向轴承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64992.2 | 申请日: | 2011-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60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坚;杨智光;王广新;张欣;徐永辉;谷玉堂;李玉海;邢广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大庆石油管理局 |
主分类号: | F16C17/02 | 分类号: | F16C17/02;F16C33/06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米万泽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马达 径向 轴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天然气钻井的配套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测传马达的径向轴承。
背景技术
石油、天然气钻井领域中,近钻头随钻测量系统把钻井技术、测井技术及油藏工程技术融合为一体,用近钻头地质、工程参数测量和随钻控制手段来保证实钻井眼穿过储层并取得最佳位置,具有随钻识别油气层、导向功能强的特点。该系统可以实现真正意义的地质导向,是21世纪钻井的高新技术,测传马达是该系统的一项关键设备,而径向轴承是测传马达的一项重要部件。目前,近钻头电磁波电阻率系统的精度低、功耗大。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测传马达径向轴承采用有磁材料加工,有磁材料会改变电磁场,影响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降低系统的测量精度,为降低上述影响需提高发射天线的发射功率,从而提高系统功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近钻头电阻率系统电磁波的发射、接收受径向轴承有磁材料影响致使系统测量精度低和功耗高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测传马达的径向轴承,该用于测传马达的径向轴承的磁性为无磁,避免了对电磁波的影响,实现了近钻头电磁波电阻率系统的高精度测量和低功耗。
本发明解决其问题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达到:该用于测传马达的径向轴承包括径向轴承壳、径向轴承内套,所述的径向轴承壳和径向轴承内套基体均采用无磁不锈钢材料,所述的径向轴承壳及径向轴承内套接触部位设有耐磨层。
所述的径向轴承壳及径向轴承内套的耐磨层皆为无磁耐磨层。
本发明与上述背景技术相比较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用于测传马达的径向轴承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径向轴承壳和内套基体均采用无磁不锈钢材料加工,径向轴承耐磨层采用等离子喷焊技术将金属粉末直接喷焊在基体的槽内,喷焊的耐磨层磁性为无磁,实现径向轴承整体无磁。解决了近钻头电阻率系统电磁波的发射、接收受有磁材料影响的问题,提高了系统的测量精度和降低了系统的功耗。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径向轴承壳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发明径向轴承内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径向轴承壳,2-耐磨层,3-径向轴承内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将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结合图2、图3所示,该用于测传马达的径向轴承包括径向轴承壳1、径向轴承内套3,所述的径向轴承壳1和径向轴承内套3基体均采用无磁不锈钢材料,所述的径向轴承壳1及径向轴承内套3接触部位设有耐磨层2;所述的径向轴承壳1及径向轴承内套3的耐磨层2皆为无磁耐磨层。
所述的无磁耐磨层为金属粉末料混合,所述的金属粉末成份为:Fe、Cr、Si、W、Ti,质量百分比分别为12~15%、 12~15% 、11~20% 、25~35%、25~20%,按照上述比例将Fe、Cr、Si、W、Ti混合,采用等离子喷焊技术直接喷焊在基体的槽内,所述的喷焊采用粉末等离子喷焊设备。粉末等离子喷焊设备由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生产。
该用于测传马达的径向轴承使用时,径向轴承的装配时,径向轴承壳基体和内套基体完成加工后,采用等离子喷焊技术将金属粉末直接喷焊在基体的槽内,喷焊后,保证耐磨层为无磁,然后将径向轴承内套热装在马达传动轴上,径向轴承壳与主测总成壳体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大庆石油管理局,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大庆石油管理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49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