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顶紧式自锁螺栓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65623.5 | 申请日: | 2011-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102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许建付;吴荣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39/02 | 分类号: | F16B39/02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41112 | 代理人: | 林志坚 |
地址: | 47101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顶紧式 螺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锁螺栓,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在高铁桥梁围栏或铁路铁轨护板钢板活机车车辆上使用的顶紧式自锁螺栓。
【背景技术】
公知的,铁路运输安全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问题,由于铁路运行中的震动效应,所使用的各种零部件需经过相关部门进行大量的实验并通过运行考核,以便确认其安全性、耐久性和稳定性;其中螺栓的使用量极其巨大,市售的自锁螺栓种类较多,大多通过在螺栓的外螺纹上设置锁紧机构,也有使用弹簧片或橡胶形成锁紧“自锁”,但其使用效果并不理想,也就是很多自锁螺栓长期受到风雨侵蚀和震动,弹簧片便会出现疲劳而失去自锁功能,尤其是橡胶一旦疲劳或老化便没有任何自锁功能,外螺纹上设置锁紧机构的自锁螺栓受到雨水侵蚀后锈迹以及灰尘的堵塞也会出现自锁功能丧失现象,并且无法察觉;例如国家计委安排的重点产业化项目,由12个企业、科研院所和大学共同完成的“中华之星” 列车,退出铁路的主要原因是检修中,铁道部发现某螺栓松动的安全隐患;以及国内的很多机车车辆出轨事故源自螺栓松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顶紧式自锁螺栓,本发明利用了锥形头对下部杆体锥形孔的顶紧作用,使得本发明拧紧后旋拧所述旋拧端A,由锥形头迫使锥形孔外围的外螺纹B与螺母实现锁紧,确保了铁路行车安全,防范了螺栓脱落引发的紧固件脱落的发生。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顶紧式自锁螺栓,包括螺栓、顶杆,所述螺栓上部设置为旋拧端B,在旋拧端B下部杆体外缘面为外螺纹B,由旋拧端B上端面至杆体下端面依次设有贯通的内螺纹、光孔和锥形孔,其中锥形孔为上部孔径大下部孔径小,在光孔下部和锥形孔设有至少一个胀缩槽,所述胀缩槽外部贯通至杆体外缘面的外螺纹B上;所述顶杆上端设有旋拧端A,在顶杆的上部设置有外螺纹A;所述旋拧端A下部的外螺纹A与旋拧端B的内螺纹丝接,由顶杆下端顶在锥形孔的内壁上,使所述胀缩槽增加宽度形成外螺纹B的膨胀自锁。
所述的顶紧式自锁螺栓,在顶杆的下部设有锥形头对应锥形孔且上部直径大下部直径小的锥形头。
所述的顶紧式自锁螺栓,顶杆与光孔为间隙配合。
所述的顶紧式自锁螺栓,所述旋拧端A的外缘为多角形。
所述的顶紧式自锁螺栓,旋拧端A的所述多角形包括六角形和四角形。
所述的顶紧式自锁螺栓,所述旋拧端B的外缘为多角形。
所述的顶紧式自锁螺栓,旋拧端B的所述多角形包括六角形和四角形。
通过上述公开内容,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所述顶紧式自锁螺栓,本发明通过旋拧旋拧端A,使得旋拧端A下部的外螺纹A与旋拧端B内的内螺纹丝接,所述顶杆的下部便对锥形孔的锥形面进行顶紧,迫使杆体下部的胀缩槽变宽,而后使外螺纹B与螺母实现锁紧,其中所述胀缩槽设置为三个较佳,但是最好不超过六个,需要拆下本发明时首先旋拧所述旋拧端A,当锥形头对锥形孔的压力解除时,便可通过旋拧端B卸下本发明,使用中在光孔内注入具有一定浓稠度的机油,可起到本发明的防锈作用;本发明结构合理,锁紧效果优于现有自锁螺栓,可以确保铁路的行车安全,有效地防范了螺栓脱落现象的发生。
。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旋拧端A;2、外螺纹A;3、顶杆;4、锥形头;5、内螺纹;6、旋拧端B;7、光孔;8、外螺纹B;9、胀缩槽;10、锥形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下面的实施例,可以更详细地解释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的组合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56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