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不含防腐剂疫苗的制作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65655.5 | 申请日: | 2011-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630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9 |
发明(设计)人: | 张丽莺;吴强;罗力心;魏新;罗芹;李靖;曾令学;杨襄诚;关晓峰;王子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欧林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9/02 | 分类号: | A61K39/02;A61K39/05;A61K39/08;A61K39/10;A61P31/04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腐剂 疫苗 制作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含防腐剂疫苗的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疫苗的接种多为群体性排队轮流进行,时常有一拨人群接种完毕,等待下一拨人群接种的空档间隙,当较大规格分装的疫苗从开封到接种完毕,会有一段接触空气的停留时间,以及疫苗产品在生产后的储存运输过程容易接触到细菌污染,因此,便存在对疫苗的防腐要求,很多疫苗产品在成品制备过程中加入防腐剂硫柳汞以抑制细菌生长,但是使用硫柳汞会对人体造成安全隐患,人体接种后会产生强烈的局部疼痛感,有文献指出:高含量的汞在关键的发育期是一种神经毒剂,并且研究表明含有硫柳汞的疫苗会使新生儿体内的汞含量增高(参见《生物制品快讯》,2000年第3期,摘自Vaccine Weekly,2000,May 24,p10);还有文献指出:大剂量硫柳汞可引起神经和肾脏毒性,EPA(美国环境保护管理局)和WHO(世界卫生组织)分别作出关于汞的安全水平规定为0.7μg/ kg体重/周和3.3μg/kg体重/周,据统计,在美国,婴儿出生14周接种3剂百日破疫苗(相当于含75μg二乙汞)、乙肝疫苗(相当于含37.5μg二乙汞)、Hib(B型嗜血杆菌)疫苗(相当于含75μg二乙汞),二乙汞总含量高达187.5μg,超过了各机构界定的高限(参见《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2000,23(3),pp105-107,译自Wkly Epidem Rec 2000;75(2):12-16),1999年国际疫苗顾问委员会组织的有关硫柳汞的会议认为婴儿缺乏去除汞的能力,2002年第3期第128-130页,译自Wkly Epidem Rec 2002;77(47):389-394)。
目前,常用的疫苗大多含有防腐剂,对人体伤害较大,在制备过程中容易造成细菌污染,疫苗成品在其有效期内储运和保存过程不能确保无菌,疫苗安全性较低,采用多人次用剂量规格分装,存储和使用过程不方便,接种过程安全隐患较多,容易引起交叉感染等不良症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即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采用严格无菌技术,使疫苗成品能在其有效期内保持无菌状态,确保疫苗安全,解决了传统疫苗制品含防腐剂的问题,适用于多种细菌类毒素,适用范围较广,确保每一人次使用一剂疫苗,确保使用过程安全、卫生的不含防腐剂疫苗的制作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不含防腐剂疫苗的制作工艺,它包括以下步骤:
(1)精制:采用板框式压滤法去除菌体,收集滤液,将收集到的滤液用分子量为28~32KD的超滤系统进行浓缩,浓缩完成后加入硫酸铵进行盐析,盐析后离心收集沉淀,待沉淀溶解后进行超滤脱盐,得到精制类毒素;
(2)脱毒:按精制类毒素溶液的0.1~0.3%加入甲醛溶液,在36~40℃下脱毒30~50天;
(3)脱毒检查:脱毒完成后,对每瓶精制类毒素进行取样,选取体重为300~400g的豚鼠至少2只,每只皮下注射400~600 Lf,将每瓶精制类毒素脱毒样品用0.8~1.0%无菌氯化钠溶液稀释至90~110Lf/ml,每只皮下注射4~6ml,于注射后第5~9天、第12~16天、第19~23天进行观察,动物无不良症状,体重较注射前无减轻,且健存动物所用的类毒素即为合格,体重减轻者应予增加注射量进行复试判断,将发生不良症状动物所用的类毒素继续脱毒;
(4)除菌过滤:将脱毒检查合格的原液进行除菌过滤,制得不含防腐剂疫苗原液;
(5)配制:按以下组分及重量进行配制:不含防腐剂疫苗原液7~9Lf/L,吸附剂1.0~3.0g/L,Na2HPO40.05~0.07g/L,KH2PO40.005~0.015g/L,NaCl 7~9g/L,配制完成后制得不含防腐剂疫苗半成品;
(6)分装:将不含防腐剂疫苗半成品按每一次人用剂量规格分装,于2~8℃遮光保存。
所述的不含防腐剂疫苗包括细菌性类毒素疫苗;所述的细菌性类毒素疫苗至少包括破伤风疫苗、白喉疫苗、百日咳疫苗;所述的吸附剂为Al(OH)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欧林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欧林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56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