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装配的预制钢筋混凝土管柱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65816.0 | 申请日: | 2011-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005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浦阳;丁红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C3/34 | 分类号: | E04C3/34;E04G21/14;E04G21/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张金亭 |
地址: | 300072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 预制 钢筋混凝土 管柱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可装配的预制钢筋混凝土管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节相互连接的预制钢筋混凝土管,最上一节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的顶部与梁板部分连接,最下一节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的底部与基础部分连接,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管内是后浇的混凝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装配的预制钢筋混凝土管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管通过预应力钢筋连接,并在相邻的两节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管之间设有填充粘结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装配的预制钢筋混凝土管柱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节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管在相互连接的端部设有齿状接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可装配的预制钢筋混凝土管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管内设有电热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装配的预制钢筋混凝土管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最上一节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的顶部设有插筋I;最下一节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的底部设有插筋II。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装配的预制钢筋混凝土管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筋II的布置间距为50-500mm,伸出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管外表面的长度为100-500m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装配的预制钢筋混凝土管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筋I的布置间距为50-500mm,伸出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管外表面的长度为100-50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装配的预制钢筋混凝土管柱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节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管在相互连接的端部均设有相互焊接的对接预埋钢板。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装配的预制钢筋混凝土管柱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完成所有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的制作;
第二步,将最下一节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的底部与基础部分连接;
第三步,将上一节预制钢筋混凝土管吊装至最下一节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的顶部并进行连接;
第四步,重复第三步直至到管柱的设计标高;
在第二步至第四步的施工过程中,向预制钢筋混凝土管内浇筑混凝土,单次的浇筑高度应小于10m;
第五步,将最上一节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的顶部与梁板部分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581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