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微波炉的饭煲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66166.1 | 申请日: | 2011-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32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唐春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粤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4 | 代理人: | 唐强熙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微波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波炉,特别是一种用于微波炉的饭煲。
背景技术
现有的微波炉,一般包括加热腔,使用时,用户将食物放在加热腔中,进行烹饪加热。随着微波炉的普及,市场上也出现了一种微波饭煲,这种饭煲包括主体1和上盖3,见图6。使用时,用户一般将米饭等食物,放在饭煲内,再直接在饭煲内添加点水,盖上上盖,放入微波炉腔体内,进行煮米饭等操作。但是,该微波饭煲烹饪出的食物,存在加热效果不均匀,造成内生外熟现象,同时存在食物的表面比较干燥等问题,影响了用户的使用效果,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有必要作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加热均匀和能够快速的烹饪加热食物的用于微波炉的饭煲,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用于微波炉的饭煲,包括底座及其上盖,底座内设置有可拆装的内胆,其结构特征是所述底座与上盖相连处设置有密封部件,密封部件或底座上设置有定位部,上盖对应定位部设置有定位配合部与之扣合固定;上盖上还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凸起,内胆压接固定于上盖和底座之间。
所述凸起环绕设置于上盖的内表面,该凸起呈台阶状或阶梯状;凸起的一端与上盖相连接,凸起的另一端抵靠在内胆的顶部,且与内胆配合固定。
所述内胆包括内胆主体,内胆主体的开口处内凹形成一可盛放食物的容纳空间;内胆主体的顶部上设置有翻边,该翻边与上盖和底座之间有设置有蒸汽通道,蒸汽通道与容纳空间相连通。
所述内胆的侧壁与底座之间设置有间隙,形成一可放置液体的空腔;底座包括外层和内层,外层与内层之间为中空结构,内层的底部设有支撑架,内胆放置于支撑架上。
所述定位配合部包括一个以上的扣件,该扣件的一端与上盖的上盖主体相连,上盖主体的外表面设置有拉手及其透气孔,拉手的两端分别与上盖主体相连;扣件的另一端设置有倒钩;定位部为与倒钩相配合的定位槽。
所述定位槽包括导向部和与之相连的固定部,导向部的开口大于固定部的开口;倒钩与导向部滑动连接,且扣合固定于固定部上,定位槽环绕设置于密封部件上。
所述密封部件为密封圈,密封圈设置于底座的上部,其与底座为一体设置或分体设置;底座、上盖的材质为可供微波穿透的塑胶制件,内胆的材质为可防止微波穿透的金属制件。
本发明通过在上盖上设置有若干个凸起,凸起抵靠在内胆的顶部,且与内胆配合固定,凸起可以防止内胆上浮,内胆压接固定于上盖和底座之间;并且微波可以从内胆的开口进入内胆内,配合侧面及底面水温传感加热,实现全方位加热,以达到食物的快速均匀加热的目的。此外,加热时,产生的蒸汽也可以从蒸汽通道进入内胆内,防止食物干燥;其具有结构简单合理、使用寿命长、安全可靠、加热均匀、成本低廉和便于加工生产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底座与上盖的装配示意图。
图3为图2组装后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底座、内胆和密封圈组装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上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现有技术中的微波饭煲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底座,2为内胆,3为上盖,4为密封圈,5为蒸汽通道,6为螺钉,10为外层,11为内层,12为支撑架,20为容纳空间,21为内胆主体,22为翻边,30为上盖主体,31为透气孔,32为扣件,33为凸起,34为拉手,320为倒钩,40为定位槽,41为导向部,42为固定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图5,本用于微波炉的饭煲,包括底座1及其上盖3,底座1内设置有可拆装的内胆2,内胆2的材质为可防止微波穿透的金属制件。底座1、上盖3的材质为可供微波穿透的塑胶制件,底座1包括外层10和内层11,外层10与内层11之间为中空结构,可达到有效的保温效果。内层11的底部设有支撑架12,内胆2放置于支撑架12上。
内胆2包括内胆主体21,内胆主体21的开口处内凹形成一可盛放食物的容纳空间20。内胆主体21的顶部上设置有翻边22,该翻边22与上盖3和底座1之间有设置有蒸汽通道5,蒸汽通道5与容纳空间20相连通。内胆2的侧壁与底座1之间设置有间隙,形成一可放置液体的空腔,液体可以通过间隙注入到空腔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的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美的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61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运动能力评级系统
- 下一篇:一种熔渣粒化和余热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