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苯醌类化合物及其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66276.8 | 申请日: | 2011-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33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陈道峰;朱红薇;李国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307/77 | 分类号: | C07D307/77;A61K31/343;A61P3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一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8 | 代理人: | 吴桂琴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苯醌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肿瘤 药物 中的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制药领域,涉及苯醌类化合物及其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用途,尤其涉及苯醌类化合物中的紫草醌乙素的制备及其在抗肺癌、前列腺癌、鼻咽癌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据世界卫生组织(WH0)统计资料表明,全世界癌症每年发病约1000万人,死亡约700万人,已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病的人类第二号杀手,寻找有效的抗癌药物已成为当务之急。目前,在抗癌药物研究中,化疗药物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已取得很大进展;其中,化学合成的抗癌药如金属配合物铂络合物、鎵盐、有机锗化合物、锡配合物等具有抗癌性强、抗瘤广谱等特点,但也存在毒副作用大、造价高、水溶性差等不足之处,因此,研究者们将目光投向资源丰富、纯天然的中草药。近几年来,从中草药中寻找新的抗癌药物已被证明是个很有前途的方向,天然抗癌药物的筛选自然就成了现今的一个研究热点。当前已有研究表明天然产物包括中草药中的紫杉醇、喜树碱、长春新碱、鬼臼毒素等具有很好的抗癌活性并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中药紫草(Radix Arnebiae)为紫草科植物新疆紫草Arnebia euchroma(Royle)Johnst或内蒙紫草A.guttata Bunge的干燥根;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表明,紫草含有多种包括萘醌类、苯醌类等生理活性成分,上述成分具有抗菌、抗炎、抗癌、抗生育、增强免疫力、降血糖、护肝等多种作用,临床上通常用于温热斑疹、湿热黄疸、紫癜、吐衄、尿血、淋浊、血痢、热结便秘、烧伤、湿疹、丹毒,痈疡、水火烫伤等。据文献报道,紫草中萘醌类紫草素及其衍生物对多种肿瘤细胞,如小鼠胶质瘤细胞C6、人舌鳞癌细胞Tca-8113、人宫颈癌细胞HeLa、人黑色素瘤细胞A375-S2、人胃癌细胞BGC-823、人食管癌细胞ECa-109等都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所述紫草素可抑制实验大鼠由肿瘤坏死因子α及黑素瘤B16所致的血管生成,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有研究发现,紫草素抗肿瘤有效剂量为5-10mg/kg/day,当大于15mg/kg/day时显示出毒性,而低于1mg/kg/day时无效。另据报道,天然紫草素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具有细胞毒和抗肿瘤活性的作用机制主要为:紫草素能通过激活caspase蛋白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激活促细胞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抑制蛋白酪氨酸激酶和DNA拓扑异构酶I的活性,从而影响肿瘤细胞的代谢、增殖、分化、信号传递、基因表达等过程,从而阻碍肿瘤细胞的生长。
有报道,紫草中的苯醌苯酚类化合物有体外抑制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作用;综观国内外的报道,均未见紫草中苯醌类化合物的抗肿瘤药效及用其制备的抗肿瘤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苯醌类化合物及其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用途,尤其涉及苯醌类化合物中的紫草醌乙素的制备及其在抗肺癌、前列腺癌、鼻咽癌中的用途。
本发明从中药材新疆紫草中分离得到新的苯醌类化合物并证实其体外肿瘤细胞毒活性;其中,所述的苯醌类化合物为单体化合物。
本发明中,所述的苯醌类化合物具有下式的化学结构:
本发明中,所述的苯醌类化合物为紫草醌乙素(Arnebinone B)。
本发明所述的苯醌类化合物通过下述方法制备:
取紫草根粗粉20kg,室温95%乙醇反复冷浸、渗漉提取数次后,减压回收溶剂,得到浸膏820g,浸膏悬浮于水中,以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分别得到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物;取乙酸乙酯萃取物200g进行硅胶柱色谱,依次以石油醚、石油醚-丙酮、丙酮进行反复硅胶柱色谱和重结晶,制得新化合物紫草醌乙素(Arnebinone B,10m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62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