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车座构造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66798.8 | 申请日: | 2011-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62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川谷慎治;竹内务;仓川幸纪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J1/12 | 分类号: | B62J1/1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吕林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车座 构造 | ||
1.一种车辆用车座构造,所述车辆用车座构造是乘员所落座的车辆用车座(30)的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座(30)设有成为所述车座(30)的主骨架的骨架构件(41),该骨架构件(41)具有形成所述车座(30)的外周部的外框部(42)、和使所述外框部(42)的内周侧的落座位置(43a、44a)向落座载荷方向凹陷的凹部(43、44),
而且,所述车座设有车座状的张设构件(47),和在所述张设构件(47)上的至少与所述外框部(42)对应的位置上设置的缓冲构件(48);所述张设构件(47)在所述凹部(43、44)的开放侧将该凹部(43、44)闭塞地以张紧的状态设置,该张设构件(47)用于支承乘员的体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车座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座(30)是双人乘坐用车座,在该车座(30)的前、后具有驾驶员及同乘者用的前、后落座位置(43a、44a),
所述骨架构件(41)具有在前、后落座位置(43a、44a)之间向左右延伸的横梁部(46)。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车座构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横梁部(46)的上方形成有利用所述缓冲构件(48)构成的驾驶员用的腰垫(33)。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用车座构造,其特征在于,设有用于覆盖所述张设构件(47)及缓冲构件(48)的车座表皮(49)。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用车座构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座表皮(49)的内侧配置有第二缓冲构件(67)。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用车座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构件(67)预先安装在所述车座表皮(49)的规定位置。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用车座构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张设构件(47)的背面和所述骨架构件(41)的与所述张设构件(47)相接的表面所形成的角落部配置有第三缓冲构件(68)。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用车座构造,其特征在于,设有供乘员把持用的把手部(158或158’),该把手部(158或158’)与所述外框部(42)形成一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用车座构造,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外框部(42)的固定在车架(5)上的固定部(59a)延伸出所述把手部(158或15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679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