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防撞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66869.4 | 申请日: | 2011-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59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肖荣石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荣石 |
主分类号: | B60R19/56 | 分类号: | B60R19/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815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防撞装置。
背景技术:
货车后尾部一般都具有较高的高度,而小轿车的前端高度都较低,因此当小轿车发生对货车发生追尾事故时,往往出现小轿车钻入货车低部而直接伤害轿车驾驶人员的恶性事故,不利于保护轿车内人员的安全。
发明内容:
针对货车后端不具有保护小轿车人车安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防撞装置,可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所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方案实现的:
一种汽车防撞装置,包括安装在汽车尾部并与车体铰接的挡板,所述挡板通过连杆控制上下运动,所述连杆通过动力系统控制运动。
所述挡板的外表面固定有弹性安全板。
所述弹性安全板是胶皮板,或者,由弹簧支撑的板面。
所述挡板下端设置有凸出于挡板表面的安全块,所述安全块为塑胶材料制成。
所述动力系统是电磁阀或液压/气压系统。
所述挡板为可折叠结构,所述挡板底端与L形连杆的长端头连接,L形连杆的短端头与动力系统连接,L形连杆的拐点处通过轴与车架体铰接。
所述挡板为两块,两块挡板之间通过转轴铰接。
本发明安装在货车后端车厢的下面,可避免小轿车因追尾而冲入货车底部,从而保护了轿车人员的安全。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性高,利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打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关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发明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阐述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一种汽车防撞装置,包括安装在汽车尾部并与车体铰接的挡板,所述挡板通过连杆控制上下运动,所述连杆通过动力系统控制运动,动力系统可以是图1所示的电磁阀,也可以是图3所示的液压系统或气压系统。
挡板可以是直板,直的挡板底端与连杆连接,通过连杆拉动使其与车体间形成转动,这样即实现挡板的打开或放下。
实施例二:
参照图1和图2,挡板为两块,分别为上挡板1-1和下挡板1-2,两块挡板形成转轴铰接的可折叠结构,上挡板1-1与车体8间通过转轴2铰接;所述挡板底端与L形连杆3的长端头铰接,L形连杆的短端头与电磁阀9铰接,电磁阀与货车的电力系统连接,L形连杆的拐点处通过轴4与车体铰接。
在挡板下端设置有凸出于挡板表面的安全块5,所述安全块5为塑胶材料制成,安全块5可对追尾轿车形成第一道缓冲屏障。
在挡板的外表面固定有弹性安全板6,弹性安全板6是胶皮板,或者,由弹簧支撑的板面,弹性安全板6形成对轿车的第二道缓冲屏障。
当第一道和第二道缓冲屏障都损坏后,L形连杆前端自然落地,从而形成对追尾轿车的第三道缓冲屏障。
在L形连杆的底端设置有滑轮7,当汽车行驶在凸凹不平地面而导致L形连杆落地时,滑轮可使L形连杆自然滚动向前,避免L形连杆的损坏。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区别之处只在于,参照图3,动力系统是液压缸10,液压缸与货车的液压系统连接。
上述实施方式只是对本专利的示例性说明而并不限定它的保护范围,本领域人员还可以对其进行局部改变,只要是没有超出本专利的精神实质,都示为对本专利的等同替换,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荣石,未经肖荣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68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渗氮齿轮钢及其热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药瓶盖体安装装置及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