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绳索弯曲性能的测试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68363.7 | 申请日: | 2011-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49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宁方刚;刘照新;陶园;朱静;宋维广;陈玉伟;姚杰雄;王龙生;李慧敏;许秀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鲁普耐特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3/20 | 分类号: | G01N3/20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 37207 | 代理人: | 姚德昌 |
地址: | 271000 山东省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绳索 弯曲 性能 测试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绳网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绳索弯曲性能的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绳索类产品人们更多的是关注其强力、断裂伸长率、冲击性能等,而对绳索产品的弯曲等性能重视不够。在国内,对纺织品、织物的弯曲性能有先进的测试技术,并有相应的测试仪器,但是该测试装置和测试仪器只针对纤维、纱线等纺织品,通过纺织品及织物的自重下的屈曲形态来反应其弯曲性能,适用范围有限。国内绳索基本性能的测试标准还没有建立,没有形成统一的弯曲性能测试装置。随着绳索种类和功能的多样化以及应用范围的扩大,如在消防、急救、军事、探险等领域的应用,应用环境的复杂性,对绳索的要求不仅再局限于强力等基本指标,更加注重绳索抵抗摩擦、切割等性能。因此,为保证绳索在生产、生活等各方面充分发挥其安全保障作用,对绳索的弯曲性能进行测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没有关于绳索弯曲性能的专用测试方法和装置,国内有关测试方法不适应绳索产品弯曲性能的测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测试数据准确直观、使用简便的绳索弯曲性能的测试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绳索弯曲性能的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测试绳索扭矩: 截取足够长度的绳索,在绳索的两端分别用一个静夹持器和一个动夹持器夹持;动夹持器固定在一个与心轴相连的转盘上,并随转盘和心轴匀速转动;动夹持器与绳索、静夹持器在一直线开始转动一定角度,绳索弯曲范围为0°-180°;与心轴相连的扭转测试仪测试绳索弯曲过程中产生的弯曲扭矩,并将数据输入计算机;
(二)计算机将扭矩测试仪测得的数据和转盘转动数据绘制扭矩-时间关系曲线;
(三)计算机通过系统设定的计算方法计算绳索的弯曲刚度:该计算方法按照如下表达式计算:K=M/θ,其中M为施加的扭矩,单位为N·m,θ为旋转角度,单位为rad,K为弯曲刚度,单位为N·m/rad。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弯曲刚度和扭矩-时间曲线来表征绳索的弯曲性能,绳索的两端采用静夹持器和动夹持器两个夹持器夹持,动夹持器相对静夹持器转动一定角度,动夹持器固定在心轴相连的转盘上,心轴带动转盘匀速转动,从而产生扭矩,在弯曲过程中,通过与心轴相连接的扭矩测试仪实现对扭矩的测量,计算机绘制扭矩-时间关系曲线,计算绳索的弯曲刚度。本发明通过对实际使用中存在的弯曲现象进行模拟,可以真实的反应绳索的弯曲性能,从而确保测试指标的有效性,该测试方法直观的表征了绳索的弯曲性能,测试方法合理简便,易于操作,测试精度高,测试数据直观准确,可以用于各种规格绳索弯曲性能测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用测试仪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绳索的弯曲路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扭矩-时间关系图;
图4为图1转盘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对实际使用中存在的弯曲现象进行测试,通过两个夹持装置将绳索固定,心轴带动转盘匀速运动,使绳索发生弯曲,通过精密测量仪测量心轴的扭矩,由计算机绘制出扭矩-时间曲线,通过公式K=M/θ计算出绳索的弯曲刚度来反映绳索的弯曲性能。本发明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测试绳索扭矩:采用图1所示的测试仪器测试绳索的弯曲性能。
(1)样品制备:试样应从外观检查合格处截取,在用或者已用过的绳索,试样应从被相关各方认可处截取,试样两端应该用胶带或者其他材料牢牢固定,试样长度为15cm。
(2)绳索路径布置:绳索4一端夹持在定夹持器3上,另一端夹持在动夹持器2上,定夹持器3和动夹持器2在初始状态时位于一条直线上。
(3) 转盘转速的设定:在测试过程中设定转盘5的转速,通过大量的试验,转速设定为1转/分钟为宜,显示屏上显示转速数值。
(4)按动控制按钮1,心轴7带动转盘5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4所示,动夹持器2也随转盘5做匀速圆周运动,结果使绳索4弯曲,绳索4最大弯曲角度为180°,如图2所示,图2为绳索的弯曲路径示意图。
(5)由于绳索弯曲产生弯矩,阻碍转盘5的转动,使得心轴7上产生扭矩,心轴上的精密扭矩测试仪8测得该扭矩。
步骤(二)绘制扭矩-时间关系曲线:将扭矩测试仪8测得的扭矩数据和转盘5转速输入计算机,绘制扭矩-时间关系曲线,扭矩-时间关系图如图3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鲁普耐特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未经山东鲁普耐特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83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