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电子安全围栏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68365.6 | 申请日: | 2011-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36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王隽;肖刚;韩光军;孙勇;毕成琼;吴才强;秦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电力公司襄阳供电公司;湖北旭达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7/00 | 分类号: | E04H17/00;G08B13/181;G07C9/00 |
代理公司: | 襄阳中天信诚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8 | 代理人: | 何静月 |
地址: | 44100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电子 安全 围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用于变电站及各类工程施工等场所的电子安全围栏。
背景技术
当前,变电站及各类电力工程施工等区域主要采用警示杆挂隔离网的硬隔离方式,能明显区别出施工安全区域和危险高压区域,但对于故意或无安全意识而进入危险区域的行为只能依靠现场安全监护人员进行管理,安全监督人员工作强度大, 特别是在夜间光线较弱的情况下,围栏界限极易被忽视,提示效果不明显,不能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电子安全围栏,以减轻供电维修、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达到增强现场临时安全防护的智能化及可靠性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由智能门禁控制系统与报警围栏控制系统四、报警围栏控制系统三、报警围栏控制系统二、报警围栏控制系统一组成电子安全围栏,智能门禁控制系统与报警围栏控制系统一组成用于通行的电子安全门;电子安全围栏可以用警示安全带围成,也可以用警示安全网围成,电子安全围栏间隔根据需要装有数根中间杆以支撑警示安全带或警示安全网。
所述智能门禁控制系统的可编程语音报警控制系统分别与指纹及刷卡控制系统、红外对射探测系统连接,可编程语音报警控制系统的输出端为报警喇叭,智能门禁控制系统由电池提供电源。
所述报警围栏控制系统一内装有红外对射探测系统,由电池提供电源。
所述报警围栏控制系统二的可编程语音报警控制系统与红外对射探测系统连接,可编程语音报警控制系统的输出端为报警喇叭,报警围栏控制系统二由电池提供电源。
本发明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先将指纹或卡号录入智能门禁控制系统,正常情况下工作人员按指纹或刷卡进出电子安全门无报警信号,进出后系统自动延时5秒(也可根据需要调整1--60秒),再恢复到正常监控状态,一旦探测到非工作人员强行进入,系统将发出高分贝语音提醒工作负责人有人误入工作区域;当一旦探测到有非工作人员从电子安全围栏误入工作区域,光栅建立的禁戒线被触发后,立即语音警示。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在防护区域的边界利用智能电子安全围栏形成一道不可见的“防护墙” ,正常情况下工作人员凭指纹或卡进出无报警信号输出;一旦探测到非工作人员强行进入,高分贝语音提示,以达到安全管理目的,系统可以有效地区分误报,防范作用明显。
2、与电脑联机,可根据需要拓展出对进出现场的工作人员进行进出时间统计管理。
3、搬运方便,安装简单,减轻了作业人员施工的劳动强度,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4、 实现系统的防雷、防磁、防射频干扰的接地设计。
5、可根据现场需要,智能电子安全围栏可使用安全带或安全网等围成有形安全网,也可通过光栅建立无形的“禁戒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简图;
图2为图1的内部结构俯视示意简图(去掉中间杆9)。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由智能门禁控制系统8与报警围栏控制系统四12、报警围栏控制系统三11、报警围栏控制系统二10、报警围栏控制系统一7组成电子安全围栏2,智能门禁控制系统8与报警围栏控制系统一7组成用于通行的电子安全门1,电子安全围栏2可以用警示安全带围成,电子安全围栏2也可以用警示安全网围成,电子安全围栏2间隔装有中间杆9;智能门禁控制系统8、报警围栏控制系统四12、报警围栏控制系统三11、报警围栏控制系统二10、报警围栏控制系统一7的杆体采用不锈钢制成,支架部分可折叠;智能门禁控制系统8的三个可编程语音报警控制系统5分别与指纹及刷卡控制系统3、两个红外对射探测系统6的接收端连接,可编程语音报警控制系统5的输出端为报警喇叭4,智能门禁控制系统8由可充电锂电池13提供电源,各部件分别采用螺栓固定在杆体壳体内;报警围栏控制系统一7与报警围栏控制系统四12内分别装有两个红外对射探测系统6的发射端,由电池13提供电源,各部件分别采用螺栓固定在杆体壳体内;报警围栏控制系统二10包括可编程语音报警控制系统5、红外对射探测系统6的接收端与发射端、可充电锂电池13,各部件分别采用螺栓固定在杆体壳体内,可编程语音报警控制系统5与红外对射探测系统6的接收端连接,可编程语音报警控制系统5的输出端为报警喇叭4;报警围栏控制系统三11的两个可编程语音报警控制系统5分别与两个红外对射探测系统6的接收端连接,可编程语音报警控制系统5的输出端为报警喇叭4,由可充电锂电池13提供电源,各部件分别采用螺栓固定在杆体壳体内。
使用时,将充好电的智能门禁控制系统8与报警围栏控制系统四12、报警围栏控制系统三11、报警围栏控制系统二10、报警围栏控制系统一7立于施工现场四角,目测各红外光栅对准相邻边的光栅,再按现场需要放置中间杆9和警示安全带或警示安全网,打开各电源开关,如果光栅未对准相邻边的光栅,报警喇叭4的蜂鸣器鸣响,再稍微调整杆体的角度即可,工作班成员通过指纹及刷卡进入现场。施工作业完成后,关闭各电源开关即可收起或移动以便重新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电力公司襄阳供电公司;湖北旭达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省电力公司襄阳供电公司;湖北旭达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83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