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质热爆裂变机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369125.8 申请日: 2011-11-17
公开(公告)号: CN103121030A 公开(公告)日: 2013-05-29
发明(设计)人: 陈自强;胡媛;杨天瑀 申请(专利权)人: 陈自强;胡媛;杨天瑀
主分类号: B09B3/00 分类号: B09B3/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518106 广东省深圳市***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生物 爆裂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将废弃生物质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一系列工艺。

技术背景

散落在城市生活垃圾中的生物质广泛分布于人类生活中,现有的散落在城市生活垃圾中的生物质处理技术主要有堆肥技术、焚烧技术、填埋技术。

采用堆肥技术处理生物质,基本上可以达到无害化的指标,并生产有机肥。但是,由于对堆肥的工作环境治理价格昂贵,很多地方原料收集上不是很精细,往往会造成堆肥质量不好,牵制了堆肥技术推广和发展。

焚烧技术是各国多年一直研究的项目,经过多年的研究成果表明,焚烧技术似乎解决了二噁英的污染问题,但是,由于操作不当等的原因,国外发达国家,现有的焚烧厂周围二噁英的积累证实问题还是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近几年国内也出现多次人民群众反对建立焚烧厂的呼声和事件。

填埋工艺是多年来为人们所接受且广泛应用的技术,随着对填埋工艺标准的不断提高和费用的增加,填埋工艺对环境的危害已逐渐减少,但是,填埋工艺会占用大量的土地的弊端使其难以为继。

本发明的以热爆裂变为主的综合处理系统与其他的垃圾处理方式相比较的优点如下。从下表可以看出,本发明具有其他垃圾处理方式所不具有的多种优点。(见表1)

表-1

本发明与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对比

关于热爆裂变机处理,原国家科技司司长甘师俊先生在1996年编写的《中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先进适用技术指南》明确指出生物质开发利用的基本原理和重大意义。

热爆裂变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对有机物的瞬间加热,使组成有机物的大分子链在一定压力、温度、时间等条件下发生裂变而转化成易处理和可再利用的气(可燃气体)、固(炭)二态的初级能源物质,就如同成千上万年前的生物质经过长期的地下裂变而形成地球上的煤、石油、天然气。

热爆裂变技术能解决的问题

1.环境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生活垃圾急剧增加,与日俱增的垃圾和垃圾处理的二次污染对土地、水资源、大气和人类生存环境造成新污染和破坏。热爆裂变技术不产生污染,是目前最理想的垃圾处理方式。

2.能源问题: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地球上现有的化石类能源越来越珍贵,寻找替代化石类能源和可持续循环利用的再生能源日趋紧迫。热爆裂变技术能够从生物质(包括散落在生活垃圾中的生物质)中提取气、炭,变废为宝。

3.利用人类生活中产生的有机废弃物(散落在生活垃圾中的生物质)制取再生能源,可有效改变目前用粮食作物制取能源所造成的全球粮食短缺状况。

4.可以使垃圾处理工程对收集方式变得简单,将减少垃圾收集课题的研究成本,大大降低垃圾处理的收集成本。

5.热爆裂变技术可以使垃圾处理工程靠拢垃圾发生源,将减少垃圾搬家和倒腾,大大降低垃圾处理的系统成本;

热爆裂变技术的先进性和领先性

在2007年5月10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生物地球化学家Johannes Lehmann设想了这样一种经济且有效的应对全球变暖的方式:通过生物吸收固定大自然的二氧化碳,再通过在无氧的条件下热爆裂变树木、草和农作物秸秆等,产生可利用的生物能源。

他认为,通过高温无氧热爆裂变的方式制得生物能源,在残渣中的剩余碳沉积量将是其他能源获取途径的两倍。这样,该过程产生的气体和其他生物燃料产品中的碳含量会降低。运用这种方法,能够额外减少12%至84%的温室气体排放。

Johannes还认为,让热爆裂变反应产生的固体产物回到土壤,会形成稳定而长久的碳沉积,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肥料的效率和保持度,最终使土壤的生产力得到提升。

对这一技术的研究,一些先进国家在30年前就开始了,这一技术的原理及价值在我国一些科研所和大学的实验室中也已经得到证实。只是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尚未发现依据这一原理制造的、能够在工厂里实际应用的工业化处理装置。

有机垃圾变能源技术目前已成为全世界研究的热点,2009年12月7日美国科学网站问卷全球科学家,宣布了美国最新的十大环保技术,名列榜首的就是“含碳垃圾变石油”。这项技术提出,在适当温度和压力作用下,任何含碳物质,从动物内脏到废旧轮胎,都可以转化为石油。

上海弘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的日处理100吨生活垃圾的技术示范工程,要整整领先他们3年多,而且就美国目前所宣称已掌握的技术也只能处理火鸡内脏,与弘和公司能直接处理不需分类的城市生活垃圾技术相比要差很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自强;胡媛;杨天瑀,未经陈自强;胡媛;杨天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91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