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控制双电压电压力锅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69181.1 | 申请日: | 2011-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95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初;励耀璋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明初;励耀璋 |
主分类号: | A47J27/08 | 分类号: | A47J27/08;A47J27/0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电压 压力锅 | ||
1.一种双控制双电压电压力锅,包括有锅具外壳、外锅和内锅、阶梯式锅盖,在外锅的锅壁上口设有直角边口,边口设有锅牙口与锅盖的锅牙口相配合并且能互锁,在内锅的上口锅边内侧的周圆设有数只等分泄压凹槽口与T字型密封圈相配合,在阶梯式锅盖设有与阶梯式锅盖相配合的T字型密封圈和L型定位圈槽口,锅盖上设有带定位锁扣的锅盖把手、锅盖把手上设有与定位锁扣和放气阀以及开锅盖的联动开关,放气阀与内锅和锅盖把手上的出气孔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口是电压力锅的动态安全泄压泄气口,与锅盖、T字型密封圈和L型定位圈槽口相配合,组成一个动态安全泄压控制系统,在外锅的锅底上设有分体式发热盘和双电压电加热管,所述的发热盘与电加热管分体安装,发热盘设有G字型凹槽口与G字型电加热管相配合,发热盘中心开有一个贯通的通透孔,设有动态压力和温度探测器、压力和温度控制器,用于内锅压力、温度的探测和控制,所述的压力、温度探测和控制器与内锅、T字型密封圈相互配合能够上、下位移,实现动态安全泄压凹槽泄气口的开与闭,当压力大于设定值时,能使多余的气体从泄压凹槽口排出,确保电压力锅安全有效地工作,放气阀、开锅盖开关、定位锁扣相联动,确保锅盖的安全开启和关闭,锅具外壳和外锅底座,采用紧固螺丝相连接固定,是一个能24小时预约设置操作控制和可以通过手机实现远程操作控制设有电脑显示屏窗口的,组合式电脑操作控制系统和机械旋转一体操作控制系统等所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控制双电压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外锅(23)是一个在锅的周圆设有与外锅的锅壁上口成直角的数个锅牙(24),并且与锅盖的牙口(26)相对应能互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控制双电压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外锅底座安装有分体式发热盘(19),在发热盘的中心开有一个通透孔(22),设有动态压力、温度探测器、控制器系统(35),能实时检测、传输压力和温度按烧煮食品的需要实现自动火候控制,与内锅(16)和T字型密封圈(27)相配合上、下位移,使之能够产生从烧煮到保温再到烧煮的工作循环,并且与24小时预约设置操作控制和可以通过手机实现远程操作控制设有电脑显示屏窗口的,组合式电脑操作控制系统和机械旋转一体操作控制系统(15)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控制双电压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在外锅底座上的分体式发热盘正面设有一个G字型凹槽口(20)和一个槽口盖,发热盘中心开有一个通透孔,背面设有定位柱(34)和螺丝牙口用于和外锅底座的固定,G字形凹槽口里安装一组220V电加热管,一组110V的电加热管,并且与24小时预约设置操作控制和可以通过手机实现远程操作控制设有电脑显示屏窗口的,组合式电脑操作控制系统和机械旋转一体操作控制系统(15)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控制双电压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在内锅(16)的锅口上边外翻边内侧,锅的周圆设有等分3-9只动态安全泄压凹槽泄气口(18),与阶梯式锅盖设有的T字型密封圈(27)相配合组成一个动态安全泄压控制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控制双电压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是一个有锅牙的阶梯式锅盖(25),设有与阶梯式锅盖相配合的T字型密封圈(27),和L型定位圈槽口(2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控制双电压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锅盖上设有一个定位锁扣的锅盖把手、锅盖把手(33)上设有与定位锁扣(29)和放气阀(31)联动的开锅盖开关(32),放气阀与内锅和锅盖把手出气孔(30)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控制双电压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放气阀与内锅和锅盖把手上的出气孔相连通,放气阀、开锅盖开关、定位锁扣相联动实现锅盖开启和关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控制双电压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是一个有24小时预约设置操作控制和可以通过手机实现远程操作控制设有电脑显示屏窗口的,组合式电脑操作控制系统和机械旋转一体操作控制系统(15)所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控制双电压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在内锅的内壁里设有一个放置蒸锅的凸起圈(1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明初;励耀璋,未经陈明初;励耀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918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激光束遮挡判断的灭火效能检测装置
- 下一篇:晶体硅光伏组件夹紧式翻转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