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氧化合物转化制低碳烯烃的取热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69437.9 | 申请日: | 2011-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218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涛;齐国祯;金永明;杨远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C1/20 | 分类号: | C07C1/20;C07C11/04;C07C1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方易知识产权事务所 31121 | 代理人: | 沈原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 转化 制低碳 烯烃 方法 | ||
1.一种含氧化合物转化制低碳烯烃的取热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a)含氧化合物原料在流化床反应器内与分子筛催化剂接触,生成包含低碳烯烃和待生催化剂的产物物流I;
b)产物物流I经气固分离后,含低碳烯烃的气相产物从反应器顶部流出,待生催化剂进入沉降器;
c)沉降器内待生催化剂至少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经循环斜管进入流化床反应器,第二部分经待生斜管进入再生器,第三部分进入外取热器;
d)待生催化剂进入再生器再生后形成再生催化剂,再生催化剂经脱气后至少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经再生斜管进入流化床反应器,第二部分进入外取热器;
e)外取热器内的催化剂与换热介质换热后至少分为两部分,第一部进入流化床反应器,第二部分进入再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含氧化合物转化制低碳烯烃的取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氧化合物为甲醇或二甲醚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分子筛包括选自SAPO-5、SAPO-11、SAPO-18、SAPO-20、SAPO-34、SAPO-44或SAPO-56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含氧化合物转化制低碳烯烃的取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氧化合物为甲醇;分子筛选自SAPO-3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含氧化合物转化制低碳烯烃的取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器内待生催化剂以质量流量比计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0.01~100∶1∶0.01~100;再生催化剂脱气后以质量流量比计第一部分∶第二部分=1∶0.01~100;外取热器内取热后的催化剂以质量流量比计第一部分∶第二部分=1∶0.01~10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含氧化合物转化制低碳烯烃的取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器内待生催化剂以质量流量比计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1~20∶1∶0.1~10;再生催化剂脱气后以质量流量比计第一部分∶第二部分=1∶0.1~10;外取热器内取热后的催化剂以质量流量比计第一部分∶第二部分=1∶0.1~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含氧化合物转化制低碳烯烃的取热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旋风分离器对产物物流I进行气固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943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轴毂连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公交报站方法及其系统、移动终端和交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