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底模提升阻尼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69498.5 | 申请日: | 2011-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01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托马斯·斯皮策 | 申请(专利权)人: | 克朗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9/48 | 分类号: | B29C49/4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信专利商标事务所 31228 | 代理人: | 杨丹莉 |
地址: | 德国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升 阻尼 | ||
背景技术
根据权利要求1和11的前序部分,本发明涉及一种容器成型装置以及一吹塑模具的一模架单元和一底模架(base mould carrier)的一种阻尼关闭方法,该吹塑模具用于容器成型。
用于塑料容器成型的吹塑/拉伸成型机器和装置是公知的,该塑料容器由例如一型坯制成。这些装置具有大量用于吹制和拉伸容器的设备(也称为吹塑站),该设备包括至少一模架单元,该模架单元由两个模架和一个底模(base mould)组成。
例如专利文献US 2008/0063742A1就描述了这样一种用于生产容器的吹塑机。
传统拉伸吹塑机内的底模设于一底模架上,其在模架单元关闭的过程中通过一对应的提升装置在模架单元的方向上移动,以使模架单元和底模最终彼此相向运动或反向运动,从而形成一墙体,围绕着要被吹制的容器。那么模架单元围绕着要被成型的容器的侧壁,同时底模覆盖着容器的底部区域。
在该底模在模架单元方向上的定向的、通常无制动的以及非常快速的移动过程中,经常会在底模和各模架之间发生一碰撞,由此各组件可能会损坏。因此就不会存在内部区域(容器在该内部区域内成型,其与包括底模和模架单元的墙体形成的外部区域相对)的完美封闭。
因此,有必要以一种可控的方式对底模相对于模架单元的移动进行制动,例如采用一冲击阻尼装置。例如专利文献WO 2006/032503A2就描述了这样的冲击阻尼装置,其中公开的用于模塑塑料的机器包括一冲击阻尼装置以及一模塑装置和一驱动装置。该冲击阻尼装置包括一设于冲模(swage)和/或凹模之间的气缸,和对应的驱动装置,用以将冲模和凹模移动到位。这些冲击阻尼装置能够保持一恒定的压力施加于冲模和凹模上,并防止例如模塑装置损坏而可能产生的超压。因此这些冲击阻尼装置仅仅是压力调节元件,其并不控制元件(此处为冲模和凹模)移动到一起的动作。
仅仅为了减小关闭速度,例如专利文献EP 0425388B1描述了一缓冲器,该缓冲器适于容置减速轴,该减速轴靠近一下降杆(lewering rod)设置,该下降杆设于一旋转注塑成型机内的一封闭板上,该旋转注塑成型机具有一对应的封闭装置以减小封闭板的移动。但是,此处封闭元件之间的接触是没有限位的。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底模或底模上边缘与模架单元或模架下边缘之间的碰撞,以延长底模和模架的使用寿命,并且因而能够使容器成型更加经济和高效。
上述目的通过本发明权利要求1和11所述的一用于容器成型的装置和一吹塑模具的一模架单元和一底模架(base mould carrier)的一种阻尼关闭方法而实现,该吹塑模具用于容器成型。
本发明所述的用于容器成型的装置具有至少一支撑吹模部件的模架单元,一支撑一底模(base mould)的底模架,以及一底模架提升装置,用于移动底模架,该底模架的移动与模架单元的移动是相关联的,其中模架单元包括至少两个围绕着容器的模架,该容器将至少在一模塑工艺中进行处理,其中底模架通过底模覆盖待处理容器的一底部区域。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装置的特征在于底模架提升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阻尼元件,用于对底模架相对于模架单元的基本垂直的移动进行阻尼和限位。该阻尼元件可由若干零件构成,其首先用于对底模架相对于模架单元的移动进行阻尼,其次优选地也用于为该移动形成一端部限位。
因此,本发明所述的装置包括一模架支架(mould carrier holder),一模架单元可转动地或可回转地设于其上,模架单元具有至少两个模架和一底模架提升装置,底模架设于底模架提升装置上,用于承载或移动底模。
有利地,在吹塑模具或模架单元打开和/或关闭过程中的至少一部分时间内,至少一个模架和底模架的移动是关联在一起的。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底模架提升装置具有一基底元件(base unit)和一基架(base carrier),基底元件相对于一主保持元件(main retaining element)是可移动的,基架相对于主保持元件是不动的,其中底模架本身相对于基架可移动地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克朗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克朗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94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C5~C13的脂肪族甲基酮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条形码识别器保护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