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蓝牙技术的手机防盗防遗失报警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69930.0 | 申请日: | 2011-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94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平;张百珂;马耀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B13/24 | 分类号: | G08B13/24;H04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江雪 |
地址: | 400065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蓝牙技术 手机 防盗 遗失 报警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蓝牙技术的手机防盗防遗失报警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今,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必备设备,但是,当手机被偷或者被自己遗忘而丢失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而存储在手机里的重要信息丢失往往会给使用者户带来更大的损失,于是手机报警装置应运而生。
早期市面上出现的报警器绑定在手机之外的其他物体上,此种报警器体积较大,不便于携带,在使用上就会给用户带来很大的不便。后来出现了更小型设备的基于蓝牙技术的报警装置,如申请号为20062005896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蓝牙技术的贵重物品防丢、防盗报警器,其是由包括至少一个蓝牙通讯模组、报警模块和直流电源组成;其中蓝牙通讯模组可以与包括蓝牙手机在内的含有蓝牙通讯模组的设备进行数字通讯,实现了利用蓝牙技术实现手机报警的功能,但是该报警器存在以下缺陷:报警距离固定,用户不能根据自己的需求自主设置报警距离,限制了用户的使用范围;报警距离未考虑环境因素,报警效果欠佳;在蓝牙信号突然中断或衰减时无法实施报警功能;该报警器不是专门针对手机设计,可以与多个蓝牙设备连接,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蓝牙技术的手机防盗防遗失报警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建立手机与报警器的蓝牙无线连接,设置报警环境信息值,获得报警距离阈值Th,检测蓝牙信号强度值RSSI,根据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值RSSI和所述报警环境信息值估计手机与报警器之间的距离Dis,当距离Dis超过报警距离阈值Th时,触发报警。
优选的,所述建立手机与报警器的蓝牙无线连接为在报警器与手机蓝牙首次配对成功时,报警器记录搜索到的该手机的全球唯一识别标识UUID,报警器每次寻找蓝牙设备时,只连接该识别标识标记的手机。
优选的,所述建立手机与报警器的蓝牙无线连接为在报警器与手机配对成功后,两者之间采用串行操作模式SPP连接方式,实时占有建立的连接。
优选的,所述获得报警距离阈值Th为预先根据实测数据和仿真获得各种报警环境信息值相对应的最大报警距离,并存储于手机或者报警器中,当设置报警环境信息值后,将该报警环境信息值相对应的最大报警距离作为报警距离阈值Th。
优选的,所述获得报警距离阈值Th为在设置报警环境信息值的同时,设置报警距离,将所述设置报警距离作为报警距离阈值Th。
特别的,当用户设置报警距离超过蓝牙无线连接最大传输距离值时,用蓝牙无线连接最大传输距离值替换设置报警距离。
优选的,所述获得报警距离阈值Th为:
预先根据实测数据和仿真获得各种报警环境信息值相对应的最大报警距离,并存储于手机或者报警器中,当设置报警环境信息值后,则获得该报警环境信息值相对应的最大报警距离;
在设置报警环境信息值的同时,设置报警距离;
将设置报警距离与该报警环境信息值相对应的最大报警距离的较小值作为报警距离阈值Th。
优选的,所述根据接收信号强度值RSSI和报警环境信息值估计手机与报警器之间的距离Dis,具体为:
Dis=a0+a1RSSI-1+a2RSSI-2+a3RSSI-3...aMRSSI-M
其中,a0、a1...aM为环境修正参数,M为精度参数,取值为整数。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当距离Dis超过报警距离阈值Th时触发报警为手机判断距离Dis是否超过报警距离阈值Th,若超过,则手机向报警器发送报警指令,报警器收到报警指令启动报警。
优选的,手机向报警器发送报警指令同时,向自身发送报警指令启动自身报警,或/和启动手机上的卫星定位系统GPS模块,向所设置的其他手机号码发送位置信息。
优选的,若报警器在预定时间T内没有收到手机的任何指令,则进行RSSI的检测,估计手机与报警器之间的距离Dis,并判断距离Dis是否超过蓝牙最大传输距离,若超过,则向报警器自身发送报警指令。
作为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当距离Dis超过报警距离阈值Th时触发报警为报警器判断距离Dis是否超过报警距离阈值Th,若超过,则报警器向自身发送报警指令,启动报警。
优选的,报警器向自身发送报警指令同时,向手机发送报警指令,若手机收到报警指令,则启动手机报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邮电大学,未经重庆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99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