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模板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70286.9 | 申请日: | 2011-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58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汪成龙;党彦锋;汪学进;刘立中;胡才春;黄河清;刘伟;吴少志;贾雷刚;江超;陈沿松;张国浩;刘振峰;周运雄;王武兵;汪龙军;李向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9/04 | 分类号: | E04G9/04;E04G17/00;E04G17/065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小虹 |
地址: | 241009 安徽省芜湖市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体积 混凝土 浇筑 模板 | ||
1.一种用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模板包括预埋件(1),竖杆(2),面板(3),所述的预埋件(1)埋在地面上,竖杆(2)设置多个,每个竖杆(2)均与预埋件(1)固定连接,竖杆(2)之间呈间隔布置,多个竖杆(2)在地面上布置成框型结构,所述的多个面板(3)分别与竖杆(2)组成的框型结构的每个侧面连接,每个面板(3)分别通过连接件(4)与靠近每个面板(3)的竖杆(2)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埋件(1)设置多个,每个竖杆(2)与一个预埋件(1)固定连接,与每个竖杆(2)对应的面板(3)上设置垂直布置的多个孔洞(5),每个孔洞(5)通过穿过孔洞(5)的连接件(4)将面板(3)与竖杆(2)连接,连接件(4)的拉杆(6)穿过孔洞(5)并与竖杆(2)连接,丝杆(6)延伸出孔洞(5)的一端上安装螺母II(7)。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模板还包括模板背楞(8),竖肋(21),所述的模板背楞(8)设置为长条状槽钢结构,竖肋(21)为长条状的槽钢结构,所述的模板背楞(8)设置为水平焊接在竖肋(21)上的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件(4)包括螺母I(9),螺母II(7),拉杆(6),拉杆(6)包括内拉杆(10),外拉杆(11),所述的内拉杆(10)穿过竖杆(2)与螺母I(9)连接,竖杆(2)与螺母I(9)之间设置内垫板(20),内拉杆(10)另一端与中间螺母(12)连接,外拉杆(11)一端与中间螺母连接,另一端穿过面板(3)和竖肋(21)上的孔洞(5),并穿过模板背楞(8),外拉杆(11)延伸出模板背楞(8)的一端上安装螺母II(7),模板背楞(8)和螺母II(7)之间设置外垫板(19),所述的竖肋(21)竖直固定焊接在面板(3)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个竖杆(2)设置为通过多个穿过孔洞(5)的连接件(4)连接的结构,所述的每块面板(3)设置为通过多个钢板组成的结构,面板(3)靠近竖杆(2)的一面上设置维萨胶合板(16),维萨胶合板(16)通过螺栓(13)和螺母III(14)与面板(3)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与每个竖杆(2)连接的预埋件(1)位于框型结构内也设有预埋件(1),所述的位于框型结构内的每个预埋件(1)分别通过连杆(15)与竖杆(2)中部位置连接,竖杆(2)与连杆(15)之间设置为呈小于45度夹角的结构,所述的预埋件(1)设置为截面呈倒U形结构,预埋件(1)为预埋钢筋和预埋钢板组成的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块面板(3)上的维萨胶合板(16)由多块小块的维萨板组成,所述的小块的维萨板的接缝处涂抹玻璃胶,涂抹玻璃胶后的接缝处再涂抹原子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母I(9)为六角螺母,螺母I(9)拧紧紧固在竖杆(2)上,所述的中间螺母(12)为锥形螺母,中间螺母(12)紧贴在维萨板(16)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028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