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允许轴向膨胀的高温管路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70605.6 | 申请日: | 2011-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230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张让威;刘晓;高东武;贾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L27/12 | 分类号: | F16L27/12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001 | 代理人: | 任玉龙 |
地址: | 110015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允许 轴向 膨胀 高温 管路 密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路密封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了一种允许轴向膨胀的高温管路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发动机空气系统直径在Φ20~Φ60的管路,工作介质为温度200℃~600℃的空气,无法采用橡胶做为密封材料。因此,发动机高温空气系统管路多采用法兰连接、快卸卡箍连接和金属锥面与球面连接。这些管路连接结构密封可靠、耐受温度高,但不具备热补偿和安装补偿能力,对管路加工精度要求非常高。高温管路为了具备热补偿能力,必须通过管路形状进行进行热补偿,结构重量大大增加。
需要实现简化管路形状,实现密封要求同时具备热补偿和安装补偿能力的管路密封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具备热补偿和安装补偿能力,特提供一种允许轴向膨胀的高温管路密封结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允许轴向膨胀的高温管路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管路1、保护罩2、管接头3、C型金属密封圈4、管接嘴5、管路6;
其中:管路1与管接头3焊接成一体,管路6与管接嘴5焊接成一体,管接头3与管接嘴5之间为小间隙配合,具体为0.1毫米以下,管接嘴5与保护罩2之间大间隙配合,具体为0.5毫米以上,管接嘴5与保护罩2之间形成密封迷宫,管接头3与管接嘴5之间设置有止动结构和外部检查凸台,保护罩2安装在管接头3、C型金属密封圈4、管接嘴5的外部。
保护罩2与管接头3小间隙配合,具体为0.1毫米以下,并留有直线段。
保护罩2上开有3~4个0.5mm的豁口,用于保护罩2安装。
本发明提供的允许轴向膨胀的高温管路密封结构,管接头3与管接嘴5之间设置有止动结构和外部检查凸台,保证C型金属密封圈4不掉落和便于装配检查。
本发明提供的允许轴向膨胀的高温管路密封结构,保护罩2安装在管接头3、C型金属密封圈4、管接嘴5的外部,在空气泄漏时防止二次破坏。
本发明的优点:
通过设计管接头与管接嘴之间的径向配合结构,形成了保证用于径向密封C形金属密封圈所需的环形空间。采用金属材料密封元件进行密封,可以满足200℃~600℃条件长期可靠工作。采用C形金属密封圈,通过C形金属密封圈在一定压差条件下变形,提高了密封可靠性,压差越大封严效果越佳。在管接头与管接嘴的外部设计了保护罩和迷宫结构,防止出现意外泄漏情况下带来的二次破坏。通过设计管接头与管接嘴之间的轴向配合结构,可以保证C形金属密封圈工作过程中与管接嘴不发生轴向干涉。在保证密封情况下,接头可在设计的允许范围内轴向移动,降低了管路沿管路轴向的加工精度要求,通过允许接头轴向移动可以取消为补偿热膨胀带来复杂的管路形状。
附图说明
图1为 允许轴向膨胀的高温管路密封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允许轴向膨胀的高温管路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管路1、保护罩2、管接头3、C型金属密封圈4、管接嘴5、管路6;
其中:管路1与管接头3焊接成一体,管路6与管接嘴5焊接成一体,管接头3与管接嘴5之间为小间隙配合,具体为0.1毫米以下,管接嘴5与保护罩2之间大间隙配合,具体为0.5毫米以上,管接嘴5与保护罩2之间形成密封迷宫,管接头3与管接嘴5之间设置有止动结构和外部检查凸台,保护罩2安装在管接头3、C型金属密封圈4、管接嘴5的外部。
保护罩2与管接头3小间隙配合,具体为0.1毫米以下,并留有直线段。
保护罩2上开有3个0.5mm的豁口,用于保护罩2安装。
本实施例提供的允许轴向膨胀的高温管路密封结构,管接头3与管接嘴5之间设置有止动结构和外部检查凸台,保证C型金属密封圈4不掉落和便于装配检查。
本实施例提供的允许轴向膨胀的高温管路密封结构,保护罩2安装在管接头3、C型金属密封圈4、管接嘴5的外部,在空气泄漏时防止二次破坏。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允许轴向膨胀的高温管路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管路1、保护罩2、管接头3、C型金属密封圈4、管接嘴5、管路6;
其中:管路1与管接头3焊接成一体,管路6与管接嘴5焊接成一体,管接头3与管接嘴5之间为小间隙配合,具体为0.1毫米以下,管接嘴5与保护罩2之间大间隙配合,具体为0.5毫米以上,管接嘴5与保护罩2之间形成密封迷宫,管接头3与管接嘴5之间设置有止动结构和外部检查凸台,保护罩2安装在管接头3、C型金属密封圈4、管接嘴5的外部。
保护罩2与管接头3小间隙配合,具体为0.1毫米以下,并留有直线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06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