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木霉菌发酵工艺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371084.6 申请日: 2011-11-21
公开(公告)号: CN102382791A 公开(公告)日: 2012-03-21
发明(设计)人: 刘治刚;赵春海;宁蕾 申请(专利权)人: 滨州职业学院
主分类号: C12N3/00 分类号: C12N3/00;A01P3/00;C12R1/885
代理公司: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代理人: 张贵宾
地址: 256600 山东省滨***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霉菌 发酵 工艺
【说明书】:

       

(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木霉菌发酵工艺。

(二)      背景技术

玉米苗期根腐病是一种分布广、危害严重、病原菌种类繁多和防治较困难的世界性病害。该病是由多种病原菌复合侵染引起,主要危害玉米的根及茎基部,引起根系及茎基部受害部位变褐坏死,影响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地上部叶片边缘出现黄褐色云纹状斑。玉米苗期根腐病的症状表现为:在玉米3-6叶期,地上部生长受到抑制,株型矮小,下部叶片从叶缘开始出现黄化症状,进而叶片或整株变黄,或出现褐色斑;胚根和须根上有褐色病斑,或腐烂,或缢缩。轻者可逐渐恢复,但是生长趋势明显减弱,影响产量,重者死亡,造成缺苗断垄。

国外报道引起玉米根腐病的病原菌有:禾生腐霉菌、禾谷镰刀菌、蠕孢菌、串珠镰刀菌、尖孢镰刀菌、立枯丝核菌等,主要病原菌为腐霉菌和镰刀菌。国内报道的病原菌有:串珠镰刀菌、串珠镰刀菌胶孢变种、禾谷镰刀菌、蠕孢菌、腐霉菌、丝核菌等。吉林省的优势种为镰刀菌占66-80%,丝核菌占5%-10%;浙江省串珠镰刀菌占49%-79.7%,腐霉菌的分离频率也较高;河北省以镰刀菌为主,立枯丝核菌为辅。总的看来,玉米根腐病的主要病原菌为串珠镰刀菌和禾谷镰刀菌,不同地区病原菌组成因生态环境的不同而略有差异。

玉米苗期根腐病的初侵染源为种子和土壤中的病原菌,在适宜的条件下侵入植株地下部,引起发病。传统的防治方法主要是化学药剂拌种。但该防治方法存在较多缺点:一是化学药剂只能杀死种子及周围的病原菌,而对稍远一些的病原菌却无能为力,而且在杀死病原菌的同时,也将有益微生物无选择地杀死;二是药剂防治,药量大,毒性大,污染重,长期使用会导致病原菌产生抗药性,使化学药剂失去了原有的防治作用。

木霉菌作为一种生防菌,可以防治很多经济作物的主要病害,对发生在根部和叶部病害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近年来对储藏期病害也有研究。木霉菌对一些土传植物病原菌的防治具有很好的效果,这些病原菌包括:丝核菌属(Rhizoctonia)、小核菌属(Sclerotium)、镰刀菌属(Fusarium)、腐霉属(Pythium)、疫霉属(Phytophthora)等,并且木霉菌的不同种、同种不同菌株甚至同一菌株的不同后代个体都存在着拮抗性的差异及拮抗对象种类上的差别。作为普遍存在并具有丰富资源的拮抗微生物,在土传病害的生物防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木霉菌的作用机制几乎包括了所有可能机制,并因此而受到广泛的关注,也是其用途广泛、效果突出的重要原因。据报道,木霉菌至少有如下几种作用机制:竞争作用、抗生作用、溶菌作用、寄生作用、诱导抗性、协同拮抗作用。

自从1932年Weindling发现木霉菌对植物病原真菌有拮抗作用,70多年来国外专家、学者对木霉菌生物药剂的开发做了许多尝试和深入的研究。美国的Top shield(哈茨木霉T22)、以色列的Trichodex(哈茨木霉T39)、新西兰的木霉制剂Trichodry和Trichoflow、俄罗斯Kolombet博士研制的木霉制剂(Myco1)、韩国Chung教授研究开发的木霉制剂YC458、西班牙Monte教授采用哈茨木霉和绿色木霉混合开发的生防制剂TUSAL,这些制剂在植物病害防治中都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和明显的增产作用。近年来,国内的科研人员也把生物防治的注意力转移到拮抗木霉菌上来,并使其逐步在田间得到应用。丁万隆等用木霉制剂防治西洋参立枯病,李良做了哈茨木霉T.harzianum防治茉莉白绢病,邢云章等用绿色木霉T.vi ride防治人参根腐病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现有的木霉菌在防治玉米苗期根腐病方面防病效果不佳,保苗率较低,应用效果不理想。

(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生产周期短、生产成本低、产孢量高的木霉菌发酵工艺。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木霉菌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长枝木霉菌株接种到PDA培养基上28℃培养5天;

(2)将麸皮0.5-0.8g、硫酸铵0.2-0.4g、磷酸二氢钾0.1-0.3g、碳酸钙0.1-0.3g、葡萄糖1-2g用无菌水配制成液体发酵培养基100mL,调整pH值为5.5-6,高压灭菌30-40min,冷却后,接入步骤(1)所得的长枝木霉菌种,于26-30℃振荡培养60h后停止,得木霉菌孢子悬浮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滨州职业学院,未经滨州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10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