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面板与其触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71967.7 | 申请日: | 2011-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59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家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048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常大军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板 与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面板,特别涉及一种触控面板及其触控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功能越来越多元化,体积越来越小,并且触控面板的技术已逐渐成熟,因而促使各式的触控装置被广泛的应用各项的可携式电子装置上。因此,结合了触控输入的可携式电子装置也方便了人们的使用。
以手持式平板计算机为例,在平板计算机配置一触控面板,通过使用者手指的点击或是辅具的工具于触控面板上进行触碰,以完成输入动作,进而操作平板计算机。然而,过大的触控面板会使得使用者在进行画面点选或是做拖曳画面的动作时,往往使得使用者的手指需要移动较大的距离才能完成前述动作。如此,使用者在一手握持而以另一手操作平板计算机时,可能使得使用者操作平板计算机的于指使用过度而造成的生理伤害,进而产生操作上的不便利性。
另外,无论使用者直接使用手指或是辅具的工具来进行画面点选或是拖曳画面等触控操作时,将可能挡住使用者的视觉,而造成输入作业的误差产生。因此,可携式电子装置的触控方式仍有需要改善的空间。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与其触控方法,藉以可减少使用者单手操作的手部动作,以降低使用过度而造成的生理伤害,并增加使用的便利性。
本发明揭露的一种触控方法,适于一触控面板,所述触控面板具有第一触控感测单元与第二触控感测单元,所述第一触控感测单元与所述第二触控感测单元分别位于所述触控面板相对的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所述触控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分别感测第一对象与第二对象于所述第一触控感测单元上的滑动状态与所述第二触控感测单元上的滑动状态,以产生第一感测信号与第二感测信号。接收并依据所述第一感测信号与所述第二感测信号,输出对应操作指令。
在一实施例中,前述接收并依据所述第一感测信号与所述第二感测信号,输出所述对应操作指令的步骤包括下列步骤。当所述第一感测信号与所述第二感测信号同时为所述第一对象与所述第二对象分别沿着所述第一触控感测单元的短轴与所述第二触控感测单元的短轴朝向所述触控面板的外侧滑动而产生时,输出画面放大的所述对应操作指令。当所述第一感测信号与所述第二感测信号同时为所述第一对象与所述第二对象分别沿着所述第一触控感测单元的短轴与所述第二触控感测单元的短轴朝向所述触控面板的内侧滑动而产生时,输出画面缩小的所述对应操作指令。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触控面板还具有第三侧边与第四侧边,其中所述第三侧边与所述第四侧边彼此相对,且前述接收并依据所述第一感测信号与所述第二感测信号,输出所述对应操作指令的步骤包括下列步骤。当所述第一感测信号为所述第一对象沿着所述第一触控感测单元的长轴朝向所述第三侧边滑动而产生且所述第二感测信号为所述第二对象沿着所述第二触控感测单元的长轴朝向所述第四侧边滑动时,输出画面顺时针转动的所述对应操作指令。当所述第一感测信号为所述第一对象沿着所述第一触控感测单元的长轴朝向所述第四侧边滑动而产生且所述第二感测信号为所述第二对象沿着所述第二触控感测单元的长轴朝向所述第三侧边滑动而产生时,输出画面逆时针转动的所述对应操作指令。
在一实施例中,前述接收并依据所述第一感测信号与所述第二感测信号,输出所述对应操作指令的步骤包括下列步骤。当所述第一感测信号为所述第一对象沿着所述第一触控感测单元的短轴朝向所述触控面板的外侧滑动而产生时,输出上一页画面的所述对应操作指令。当所述第二感测信号为所述第二对象沿着所述第二触控感测单元的短轴朝向所述触控面板的外侧滑动而产生时,输出下一页画面的所述对应操作指令。
在一实施例中,前述接收并依据所述第一感测信号与所述第二感测信号,输出所述对应操作指令的步骤包括下列步骤。当所述第一感测信号为所述第一对象触压于所述第一触控感测单元上而产生时,依据所述第二对象于所述第二触控感测单元上的滑动方向所产生的所述第二感测信号,以输出画面拖曳动作的所述对应操作指令或当所述第二对象触压于所述第二触控感测单元上时,依据所述第一对象于所述第一触控感测单元上的滑动方向所产生的所述第二感测信号,以输出所述画面拖曳动作的所述对应操作指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19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位置度检具
- 下一篇:一种转向连接件位置度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