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折叠式儿童推车的锁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72195.9 | 申请日: | 2011-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40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徐银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神马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B7/08 | 分类号: | B62B7/08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周希良;徐关寿 |
地址: | 31522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式 儿童 推车 锁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儿童推车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折叠式儿童推车的锁定装置。
背景技术
国标对于儿童推车的折叠锁定装置的规定如下:折叠锁定装置要防止儿童在车中及将儿童抱出或放入推车的过程中车辆意外折叠。为了避免成人或儿童无意操作而导致推车意外折叠的危险,车辆至少应安装一个锁定装置,且释放该锁定装置应符合以下要求之一:1、两个独立的动作,作用在两个独立的机构上;2、两个连续的动作,且当执行第二个动作时,第一个动作应在被保持的状态。为了避免不完全打开产生的危险,车辆至少应有一个锁定装置能够在打开推车时自动生效。现有的折叠式儿童推车都采用两个独立机构的锁定结构,通过两个独立机构的独立动作实现释放目的。但,对儿童推车而言,采用两个独立机构,其结构显得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折叠式儿童推车的锁定装置,其具有一个独立的锁定机构,结构简单,且该锁定机构符合国标对于儿童推车的安全性要求。
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折叠式儿童推车的锁定装置,该锁定装置的两端转动地连接于折叠式儿童推车,锁定装置包括第一撑条、第二撑条、锁扣、压扭簧、隔套、铆钉,所述的铆钉依次穿过隔套、第二撑条上的孔和第一撑条上的孔,隔套依次穿过压扭簧和锁扣的腰孔;第一撑条上设有一直角折弯部,该直角折弯部的两端各设有一个缺口;第二撑条转动式地连接于第一撑条的直角折弯部内侧;锁扣设有一钩部,该钩部呈双向U形钩状,锁扣上设有半球形凸起,锁扣的下边沿局部翻出一限位耳,上边沿伸出两个凸缘,此两个凸缘与第一撑条的直角折弯部的两端缺口相对应;第二撑条上设有与锁扣的半球形凸起相对应的定位孔。
优选的,在近锁扣的钩部下边沿设有一与限位耳翻向相反的翻边。
优选的,压扭簧呈截锥螺旋状,其两端各伸出一扭转边,压扭簧的两端面分别与铆钉、锁扣相顶触,而两扭转边分别与锁扣上边沿、第一撑条下边沿相顶触。
本发明折叠式儿童推车的锁定装置只具有一个独立的锁定机构,简化了整车的结构,且该锁定机构符合国标对于儿童推车的安全性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锁定装置与童车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锁定装置的爆炸结构图。
图3是锁定装置处于锁定状态的主视图。
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
图5是图3的B-B剖视图。
图6是锁定装置处于锁定状态的俯视图。
图7是锁定装置处于锁定状态的后视图。
图8是锁定装置处于释放状态的主视图。
图9是图8的C-C剖视图。
图10是锁定装置处于释放状态的俯视图。
图11是锁定装置处于释放状态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如图1-11所示,本实施例折叠式儿童推车的锁定装置A包括第一撑条1、第二撑条2、锁扣3、压扭簧4、隔套5、铆钉6,第一撑条1的外端与伞把型儿童推车车架B的右背架管8铰接,第二撑条2的外端与伞把型儿童推车车架B的左背架管9铰接。
第一撑条1的内端开有一孔,与此相对应地,第二撑条2的内端也开有一孔2-1,铆钉6依次穿过隔套5、第二撑条2的内端孔2-1及第一撑条1的内端孔。第二撑条2与第一撑条1的内端局部相贴,隔套5的两端分别顶于铆钉6的头部背面、第二撑条2。第二撑条2、第一撑条1与铆钉6之间都可以相对转动。
第一撑条1的上侧面朝第二撑条2折弯90度,形成直角折弯部1-1,该折弯部1-1弯底两端各设置一个缺口即缺口1-2、1-3。该直角折弯部1-1处于第二撑条2的上方,第二撑条2上侧面至铆钉6的距离要小于第一撑条1的折弯下面至铆钉6的距离。
压扭簧4呈截锥螺旋状,其两端各伸出一扭转边4-2、4-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神马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神马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21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