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餐饮污油水分离器及其分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73036.0 | 申请日: | 2011-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01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刘汉峰;金海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寰胜自动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7/06 | 分类号: | B01D1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501 上海市金***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餐饮 油水 分离器 及其 分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油水分离器及其分离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餐饮污油水分离器及其分离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油水分离的办法如下:
1、隔油池:隔油池是处理餐饮业污水最经常使用的方法。隔油池是利用污水中的油脂与水的密度不同而达到油水分离的目的。由于自然分离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这时间与被处理污水的流速、温度等具体状态有密切关系,餐饮业污水当中的油脂和悬浮颗粒绝大部分是十分细小的,污水中的分散油、乳化油、溶解油、固体附着油很难在有限的停留时间内通过重力分离,对这部分油脂和悬浮颗粒,隔油池可以说是无能为力的,隔油池只能通过重力分离去除部分浮油,同时隔油池基本没有生化降解功能。
隔油池的方案的缺陷如下:a)占地面积大,不适合在中小型餐馆推广;b)除油效率低,由于餐饮污水具有周期性,在就餐高峰期排放特别多,隔油池除油效率低下,在短时间内无法有效除油;c)水质在隔油池中,停留时间过长,容易导致有机物腐败,进而产生臭味,污染水质,为后续净化处理,增加成本和难度。
2、混凝加药方法是在污水中投加铝盐、铁盐等混凝剂到污水中,使水中的胶体微粒相互粘结和聚集,将油脂和悬浮颗粒转化为污泥沉淀下来。
该方法缺陷如下:a)最大的难题是如何根据污水的变化及时调整混凝剂的投加,所以一般很难保证稳定的油脂去除率,而且产生很大的污泥量;b)添加药剂容易产生二次污染,破坏水质;c)使用成本太高,对操作人员要求过高,不宜在中小型餐馆推广。
3、气浮法是利用高度分散的微小气泡作为载体去粘附污水中的悬浮物,使其密度小于水而上浮到水面以实现固液分离的过程。气浮对于餐饮业污水的处理效果从理论上讲是比较好的,油脂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8%到99%,也有一定的有机物降解功能。气浮最大的缺点是投资和运行成本太高,浮渣量大,油脂回收困难,对广大中小规模的餐饮业者来说,难以实际投入使用,仅是理论模式,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商品。
由此可见,现有的智能餐饮污油水分离器及其分离方法,分别存在不同的缺陷,难于推广应用,因此有必要提供智能餐饮污油水分离器及其分离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餐饮污油水分离器及其分离方法,除油速度快,能耗低,成本低廉,易于推广使用。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智能餐饮污油水分离器,包括油水缓冲池和微控制器,其中,所述油水缓冲池内至少设有两块电解电极板,所述电解电极板和高频脉冲电源相连;所述油水缓冲池的出口处设有流量传感器和流量计,所述微控制器和流量计、高频脉冲电源相连根据污油水流量实时监控电解电流。
上述的智能餐饮污油水分离器,其中,所述高频脉冲电源采用半桥电路和换向CMOS管进行自动电子换向。
上述的智能餐饮污油水分离器,其中,所述电解电极板为石墨电极板,所述石墨电极板安装在油水缓冲池的底部半开式的方形导槽中。
上述的智能餐饮污油水分离器,其中,所述石墨电极板大小为40x500mm,两块石墨电极板的间距为40mm。
上述的智能餐饮污油水分离器,其中,所述流量传感器为霍尔感应式流量传感器或涡轮磁脉冲流量传感器。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还提供一种智能餐饮污油水分离器的分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当有污油水流入的时候,微控制器开启高频脉冲电源;b)所述高频脉冲电源定期进行电子换向,输出最大幅值50V,频率为45KHZ,占空比为50%的方波波形;c)当没有污油水流入时,微控制器延时一段时间自动关闭高频脉冲电源。
上述的智能餐饮污油水分离器的分离方法,其中,所述微控制器统计来自流量计的排放总量并通过网络接口上报给远程控制中心。
本发明对比现有技术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智能餐饮污油水分离器及其分离方法,利用油分子在高频脉冲产生的电磁场作用下的“电泳”现象实现油水分离,除油效率高,除油速度快,能耗低,且能起到杀菌灭藻和颗粒细化的功能,成本低廉,易于在中小型餐馆中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智能餐饮污油水分离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油水缓冲池 2高频脉冲电源 3电解电极板
4流量计 5流量传感器 6微控制器
7网络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寰胜自动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寰胜自动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30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