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并联连接的谐振转换器电路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73328.4 | 申请日: | 2008-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28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叶浩屹;曾剑鸿;吴洪洋;言超;刘腾;应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335 | 分类号: | H02M3/335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刘红梅;颜涛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园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并联 连接 谐振 转换器 电路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并联连接的谐振转换器电路,包含:
多个谐振转换器,每一谐振转换器具两个输入端与两个输出端;
直流电源,具正端与负端;
输出电容;
多个输入电容,每一输入电容具第一端与第二端,且并联电连接于所述多个谐振转换器中特定转换器的所述两个输入端,其中所述输出电容并联电连接于每一谐振转换器的所述两个输出端,每一谐振转换器的所述两个输入端串联电连接于其余的所述多个谐振转换器的各所述两个输入端,各所述串联电连接的谐振转换器并联电连接于所述直流电源的所述正端与所述负端,每一谐振转换器的所述两个输出端并联电连接于其余的所述多个谐振转换器的各所述两个输出端,各所述谐振转换器之间的输出电流的差别仅决定于各所述谐振转换器直流电压增益的差别,且在动态情况下能够自动达到平衡点。
2.一种并联连接的谐振转换器电路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电路包括多个谐振转换器,每一谐振转换器具两个输入端与两个输出端,每一谐振转换器的所述两个输入端串联电连接于其余的所述多个谐振转换器的各所述两个输入端,且每一谐振转换器的所述两个输出端并联电连接于其余的所述多个谐振转换器的各所述两个输出端,包含下列的步骤:
当流经所述多个谐振转换器中特定谐振转换器的所述两个输出端的输出电流升高时,使得流经所述特定谐振转换器的所述两个输入端的输入电流亦升高;
当流经所述特定谐振转换器的所述两个输入端的输入电流升高时,使得所述特定谐振转换器的所述两个输入端的输入电压降低;
当所述特定谐振转换器的所述两个输入端的所述输入电压降低时,使得所述多个谐振转换器中其余的谐振转换器的各所述两个输入端的输入电压升高;
当所述多个谐振转换器中其余的谐振转换器的各所述两个输入端的输入电压升高时,使得所述多个谐振转换器中其余的谐振转换器的各所述两个输出端的输出电流升高;以及
当流经所述特定谐振转换器的所述两个输出端的所述输出电流与所述多个谐振转换器中其余的谐振转换器的各所述两个输出端的所述输出电流重新达到平衡时,则停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则停止步骤更包括:当流经所述特定谐振转换器的所述两个输出端的所述输出电流与所述多个谐振转换器中另一谐振转换器的所述两个输出端的所述输出电流间的比值等于所述特定谐振转换器的直流电压增益的倒数与所述另一谐振转换器的直流电压增益的倒数两者间的比值时,则所述特定谐振转换器与所述另一谐振转换器两者间重新达到平衡。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谐振转换器包括第一与第二谐振转换器,所述特定谐振转换器为所述第二谐振转换器,所述则停止步骤更包括:当流经所述第二谐振转换器的所述两个输出端的所述输出电流与所述第一谐振转换器的所述两个输出端的所述输出电流间的比值等于所述第二谐振转换器的直流电压增益的倒数与所述第一谐振转换器的直流电压增益的倒数两者间的比值时,则所述第一与所述第二谐振转换器两者间重新达到平衡。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谐振转换器工作于交错的工作模式。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谐振转换器工作于相同的频率。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并联连接的谐振转换器电路更包括:
直流电源,具正端与负端;
输出电容;以及
多个输入电容,其中每一输入电容具第一端与第二端,且并联电连接于所述多个谐振转换器中对应转换器的所述两个输入端,其中所述输出电容并联电连接于所述多个谐振转换器中所述对应转换器的所述两个输出端,且各所述串联电连接的谐振转换器并联电连接于所述直流电源的所述正端与所述负端。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谐振转换器包括串联谐振直流/直流转换器与并联谐振直流/直流转换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串联谐振直流/直流转换器是LLC串联谐振直流/直流转换器。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并联谐振直流/直流转换器是LLC并联谐振直流/直流转换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332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驻极体实现的高散热膜材料表面净化的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摆臂健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