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携式电子模组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73334.X | 申请日: | 2011-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56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宛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臧建明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携式 电子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携式电子模组,尤其涉及一种可供一周边装置可拆卸地连接的可携式电子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计算机对现今的人类而言几乎已成为生活中的必需品之一,无论伺服器、工作站、台式计算机或是笔记本式计算机,俨然成为大部分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笔记本式计算机由于携带方便,已被现代人普遍使用。不论是在何时何地,通过笔记本式计算机即时通信、查询资料或收发电子邮件等,让信息的传输一日千里,无远弗届。
此外,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多种需求,目前的笔记本式计算机更结合多种模组。举例来说,目前已有笔记本式计算机结合投影装置,以方便使用者直接使用笔记本式计算机来投影。但投影模组设在笔记本式计算机侧边或是上下盖的转轴的位置,造成投影方向受限,当使用者操作时,笔记本式计算机需依投影布幕的位置转向,在操作上较不方便。并且,由于笔记本式计算机的外型越来越轻巧,在有限的体积下也较难增加不同功能的模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携式电子模组,其可连接多种周边装置以扩充功能,且可使所连接的周边装置调整至各个所需要的角度。
本发明提出一种可携式电子模组包括一本体、一二维枢转件、一周边装置及一第二连接端口。二维枢转件配置于本体。周边装置包含一第一连接端口。第二连接端口配置于二维枢转件且电性连接至本体,第二连接端口对应于第一连接端口。当第一连接端口连接于第二连接端口时,周边装置可通过二维枢转件相对于可携式电子模组进行二维转动。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可携式电子模组藉由二维枢转件使周边装置连接于可携式电子模组时可调整至各个角度,大幅地增加了使用者操作的方便度。此外,本发明的可携式电子模组可视使用者的需求更换周边装置,可扩充与提升可携式电子模组的功能。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可携式电子模组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可携式电子模组与一周边装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可携式电子模组与周边装置连接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可携式电子模组
110:本体
112:上盖
112a:容置空间
120:二维枢转件
122:第一枢转部
124:第二枢转部
130:第二连接端口
140:第一固定部
140a:扣勾
140b:挠性柄
150:底座
160:周边装置
162:第一连接端口
164:第二固定部
164a:扣孔
166:连接壳体
168:退位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可携式电子模组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可携式电子模组与一周边装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请参阅图1及图2,在本实施例中,可携式电子模组100为一笔记本式计算机,但可携式电子模组100的种类不以此为限制。
本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模组100包括一本体110、一二维枢转件120、一第二连接端口130、一第一固定部140、一底座150及一周边装置160。
本体110具有一容置空间112a,二维枢转件120与周边装置160配置于容置空间112a,以避免二维枢转件120与周边装置160凸出于可携式电子模组100的表面太多,而增加收纳上的困难。
周边装置160包含一第一连接端口162、一第二固定部164、一连接壳体166及一退位机构168。第二固定部164设置于第一连接端口162的周侧,连接壳体166环绕地设置于第一连接端口162与第二固定部164的周侧。退位机构168的位置对应于第二固定部164的位置且露出于连接壳体166。周边装置160可为一投影装置或是一视频镜头,但周边装置160的种类不以上述为限制。
第二连接端口130配置于二维枢转件120且电性连接至本体110,第二连接端口130对应于第一连接端口16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端口162与该第二连接端口130为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但第一连接端口162与该第二连接端口130的种类不以此为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33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