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N,N’-二烷基-14H-苯并[4,5]异喹啉并[2,1-a]萘嵌间二氮杂苯-14-酮-3,4,10,11-二酰亚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373560.8 申请日: 2011-11-22
公开(公告)号: CN103130804A 公开(公告)日: 2013-06-05
发明(设计)人: 于贵;朱敏亮;张骥;陈华杰;黄剑耀;郭云龙;刘云圻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主分类号: C07D471/22 分类号: C07D471/22;C07D221/14;C07D491/06;H01L51/30
代理公司: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代理人: 关畅
地址: 100080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烷基 14 喹啉 萘嵌间二氮杂苯 10 11 亚胺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N,N’-二烷基-14H-苯并[4,5]异喹啉并[2,1-a]萘嵌间二氮杂苯-14-酮-3,4,10,11-二酰亚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很多具有体系共轭的分子由于其在有机太阳能、有机场效应晶体管(OFET)和有机发光二极管等领域广泛应用(Barbarella,G.;Melucci,M.;Sotgiu,G.Adv.Mater.,2005,17,1581;Katz,H.E.Chem.Mater.2004,16,4748;Sirringhaus,H.;Tessler,N.;Friend,H.R.Science 1998,280,1741),人们对这类分子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而有这些应用中,OFET由于其低成本,柔韧性好,可溶液法加工等特性,在电子纸,存储器,传感器件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OFET的关键元器件-有机半导体材料按传输类型分为p-型和n-型材料。优秀p-型有机半导体材料已有很多的文献报道(Takimiya,K.;Ebata,H.;Sakamoto,K.;Izawa,T.;Otsubo,T.;Kunugi,Y.J.Am.Chem.Soc.,2006,128,12604;Mas-Torrent,M.;Durkut,M.;Hadley.P.;Ribas,X.;Rovira,C.J.Am.Chem.Soc.,2004,126,984;Bao,Z.;Lovinger,A.J.;Dodabalapur,A.Appl.Phys.Lett.,1996,69,3066)。而性能良好n-型材料还很少,它们主要局限在苝酰亚胺和萘酰亚胺类化合物上(Y.G.Wen and Y.Q.Liu,Adv.Mater.2010,22,133 1-1345;Rüdiger Schmidt.;Mang Mang Ling.;Frank Würthner.Adv.Mater.2007,19,3692-3695;Oh,J.H.;Liu,S.;Bao,Z.;Schmidt,R.;Wu¨rthner,F.Appl.Phys.Lett.2007,91,212107)。科研工作者也将强吸电子基团引入其他共轭体系中,降低共轭分子体系的最低未被占用分子轨道(LUMO)能级,以望得到性能良好的n-型材料。但是这种方法都具有较大的合成难度,且吸电子基团容易引起分子骨架平面的扭曲及影响分子堆积。有文献报道,杂原子的引入可同时影响化合物的电子结构和固态堆积(Werz,D.B.;Gleiter,R.;Rominger,F.J.Am.Chem.Soc.2002,124,10638)并且n-型有机半导体材料可基于具有吸电子性的杂环体系构建(Ando,S.;Nishida,J.;Tada,H.;Inoue,Y.;Tokito,S.;Yamashita,Y.J.Am.Chem.Soc.2005,127,5336;Naraso;Nishida,J.;Kumaki,D.;Tokito,S.;Yamashita,Y.J.Am.Chem.Soc.2006,128,9598;Wang,Z.;Kim,C.;Facchetti,A.;Marks,T.J.J.Am.Chem.Soc.2007,129,13362.).因此从简单方法合成出具有良好的平面性,吸电子性且性能良好杂环类共轭分子体系对于n-型OFET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N,N’-二烷基-14H-苯并[4,5]异喹啉并[2,1-a]萘嵌间二氮杂苯-14-酮-3,4,10,11-二酰亚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式I所示N,N’-二烷基-14H-苯并[4,5]异喹啉并[2,1-a]萘嵌间二氮杂苯-14-酮-3,4,10,11-二酰亚胺化合物(简称BIPOI),其结构通式如式I所示。 

所述式I中,R和R’均选自烷基和芳基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的,所述烷基为直链烷基、支链烷基或碳氟链烷基;所述芳基为苯基或含有取代基的苯基; 

更优选的,所述直链烷基为碳原子总数为1-16的直链烷基,如正辛基;所述支链烷基为2-甲基丙基、2-丁基己基、2-己基辛基、2-辛基癸基、2-己基癸基、2-辛基十二烷基或2-癸基十二烷基;所述碳氟链烷基为2,2,3,3,4,4,4-七氟丁基或2,2,3,3,3-五氟丙基; 

所述含有取代基的苯基中,所述取代基选自苯胺、苄胺和对三氟甲基苯胺中的至少一种,优选苄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35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