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支承加压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73788.7 | 申请日: | 2011-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16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闫德亮;潘学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市海力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3/03 | 分类号: | B22F3/03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奚衡宝 |
地址: | 21140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承 加压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支承加压机构,属于粉末冶金制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粉末制品在成型过程中,制品在完成上加压和二次加压后,制品中间密度与两端有较大差异,为了提高制品中间密度,必须对制品实行第三次加压以实现制品中间密度提高的目的;现有的加压机构常为单一结构,即其总压制力由一加压机构承担,这无疑对加压机构本身的机械性能和力学性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其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发生损坏,会影响制品的成型质量和提高制品的生产成本,需加以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缺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总压制力分解,降低对单一加压机构的要求,从而能较长时间实现对制品的三次加压,能保持制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的双支承加压机构。
为此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包括连接在上冲两端呈对称设置的两脱模杆,脱模杆下部通过一气缸驱动一可转动的拨叉挡块,各拨叉挡块下设有等高设置的支承调节螺杆,气缸和拨叉挡块之间设可和拨叉挡块接触的打开杆;两拨叉挡块之间支承在支承调节螺杆上时形成阻止阴模下行的机构。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的两边对称结构使得压力均衡的分布在双支承的支撑调节螺杆上,总压制力分解为两分力,机构上的压应力分解为两较小的压应力,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降低了零件材料的要求、热处理要求,用较小尺寸的结构实现单一大尺寸结构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脱模杆、2为拨叉挡块复位气缸、3为压头、4为打开杆、5为拨叉挡块、6为举力气缸、7为支承调节螺杆、8为支承调节蜗轮蜗杆副、9为驱动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在制品上加压和二次加压后,固连在一起的阴模和驱动横梁9在向下运动一段距离后,被拨叉挡块5支承在两边等高的支承调节螺杆7上。利用拨叉挡块5和支承调节螺杆7将下行的阴模停止,上凸模继续下压,从而形成对制品的三次加压,直至加压形成完毕。加压完毕后在脱模凸轮的作用下,脱模杆1下行打开拨叉挡块5使之与支承调节螺杆7脱开实现脱模功能,完成制品的最终成型。
本发明的脱模杆1在下行过程中,通过平压头3、拨叉挡块复位气缸2的作用带动打开杆4动作,实现对阴模的停止;同时本发明通过拨叉复位气缸2、支承调节蜗轮蜗杆副8的调整,实现拨叉挡块5、支承调节螺杆7在纵向位置上的调整,以满足不同环境的使用要求。
本发明通过举力气缸6实现脱模杆1及相关部件的向上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市海力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市海力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37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绝缘膜的改性方法
- 下一篇:一种流程工业换热网络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