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的底置式磁力搅拌窗口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74291.7 | 申请日: | 2011-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43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吴旭龙;李世轩;朱咸中;陆勇;余广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新长光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27/00 | 分类号: | F27D2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曹毅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底置式 磁力 搅拌 窗口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力搅拌窗口,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底置式磁力搅拌窗口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行业发展和技术进步,国内外铝加工行业对铝熔炼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磁力搅拌器作为一种炉子搅拌设备在铝熔炼炉上的应用也日益增多,磁力搅拌器的应用,具有可缩短熔炼时间、减少铝熔体烧损、非接触搅拌、不污染熔液、使熔体的温度和化学成分均匀、大幅度提高合金的质量、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等一系列优点。随着炉子容量的增大,磁力搅拌器为满足炉子的需要也要相应的增加其搅拌力,这就意味着磁力搅拌器的体积也越来越大;相应的炉底窗口的面积也越来越大。
传统的磁力搅拌窗口为直接在炉底窗口处焊接一块不锈钢板的方式,对中小吨位的炉子来说,此种结构一般能满足要求。当炉子吨位较大时,由于钢结构在热工作状态下存在膨胀变形,若采用传统的结构方式就容易出现窗口变形影响搅拌器的工作,严重时由于窗口钢结构的变形导致炉子内衬破裂从而引起漏铝。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底置式磁力搅拌窗口结构,旨在满足磁力搅拌器的要求,提高搅拌装置的使用可靠性,避免长时间使用后窗口钢板因热变形导致的设备故障,降低设备使用过程的危险性。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新型的底置式磁力搅拌窗口结构,包括窗口矩形钢板、定位板、紧固件和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由若干块竖立的钢板间隔一定距离焊接在炉底钢结构内侧而成;所述定位板包括上定位板和下定位板,所述上定位板焊接在所述矩形窗口钢板底部,所述窗口矩形钢板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下定位板与所述上定位板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其中钻孔的端面与所述支撑座的水平板采用卡装方式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定位板为矩形小钢板,均匀分布在所述窗口矩形钢板四周并与其进行焊接,焊接后攻螺纹孔,其间隔为400-600mm。
进一步的,所述下定位板采用钢板加工成矩尺型或采用两块钢板组焊成,并在长端面上钻孔。
进一步的,所述窗口矩形钢板的厚度在30~60mm,其四周周边与所述炉底钢结构框架须保留所述窗口矩形钢板的膨胀间隙,所述支撑座和所述定位板的厚度根据需要确定。
进一步的,组装后所述下定位板与所述炉底钢结构四周间隙相等,同一方向两侧间隙和应大于所述窗口矩形钢板的热膨胀量。
进一步的,所述窗口矩形钢板与所述炉底结构搭边单边距离应大于所述下定位板与所述支撑座同一方向两侧间隙之和。
进一步的,所述的多块竖立的筋板、窗口矩形钢板、所述上定位板、所述下定位板和所述紧固件均采用奥氏体不锈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满足磁力搅拌器的要求,提高搅拌装置的使用可靠性,避免长时间使用后窗口钢板因热变形导致的设备故障,降低设备使用过程的危险性,可广泛应用在带底置磁力搅拌装置的大吨位铝熔炼炉、静置炉、混合炉上。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本发明的应用示意图;
图2:本发明炉底窗口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图3:本发明炉底窗口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4: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窗口矩形钢板,2、定位板,2a、上定位板,2b、下定位板,3、紧固件,4、支撑座,5、炉底钢结构,6、磁力搅拌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新型的底置式磁力搅拌窗口结构,包括窗口矩形钢板1、定位板2、紧固件3和支撑座4;所述支撑座4由若干块竖立的钢板间隔一定距离焊接在炉底钢结构5内侧而成;所述定位板2包括上定位板2a和下定位板2b,所述上定位板2a焊接在所述矩形窗口钢板1底部,所述窗口矩形钢板1放置在所述支撑座4上;所述下定位板2b与所述上定位板2a之间通过紧固件3连接,其中钻孔的端面与所述支撑座4的水平板采用卡装方式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定位板2a为矩形小钢板,均匀分布在所述窗口矩形钢板1四周并与其进行焊接,焊接后攻螺纹孔,其间隔为400-600mm。
进一步的,所述下定位板2b采用钢板加工成矩尺型或采用两块钢板组焊成,并在长端面上钻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新长光热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新长光热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42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