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3,5-二甲基-4-氯甲基异噁唑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74970.4 | 申请日: | 2011-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07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贺宝元;薛恩鹏;石俊;陈涛;尹志清;彭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博康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61/08 | 分类号: | C07D261/08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何新平 |
地址: | 20023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甲基 异噁唑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异噁唑,尤其涉及一种3,5-二甲基-4-氯甲基异噁唑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4-氯甲基-3,5-二甲基异噁唑英文名称为:
4-(Chloromethyl)-3,5-dimethylisoxazole。结构式为:
目前4-氯甲基-3,5-二甲基异噁唑的制备方法为:将3,5-二甲基异噁唑、多聚甲醛、无水氯化锌和二氯乙烷混合,通氯化氢气体,然后加热回流3h。将反应物倾入水中,用碳酸钾中和,氯仿提取。提取液先蒸馏回收3,5-二甲基异噁唑,再减压蒸馏,收集87-88℃(1.07kPa)馏分即为成品,产率30%。
现有技术中使用氯化氢气体,对设备腐蚀很严重,对身体和环境伤害很大,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对操作和设备要求很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5-二甲基-4-氯甲基异噁唑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3,5-二甲基-4-氯甲基异噁唑的制备方法,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乙酰丙酮和羟胺盐酸盐投入烧瓶中,升温到42-47℃,然后分批加入碳酸钾直到加完,开始升温后回流,反应完毕后,冷却到室温,过滤,滤液分层,上层是产品,下层是水层,上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得液体1,滤饼用二氯甲烷淋洗,淋洗液旋干,得液体2,液体1和液体2合并得粗品;
2)将所述粗品、三聚甲醛和1,4-二氧六环一次投入烧瓶中,加入浓盐酸,机械搅拌,加热到30-50℃,通氯化氢至饱和,然后升温到80-100℃开始回流,继续通氯化氢直至所述粗品反应完;
3)反应结束后,减压浓缩蒸除1,4-二氧六环和水,剩余液体再通过水泵减压精馏,收集产品馏分,去除前馏分后,得到最终产品。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步骤1中升温到80-100℃开始回流,用时10-60min,回流40-60min。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步骤1中分批每次加入二十分之一碳酸钾直到加完。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步骤2中通氯化氢至饱和过程为:将浓硫酸滴入浓盐酸中产生氯化氢,通过浓硫酸洗气瓶,通过缓冲瓶,导气管通入反应液中,尾气连接U型鼓泡器鼓泡,氢氧化钠溶液尾气吸收,饱和程度以进气速度和出气速度一致为准。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步骤2中用GC跟踪直至步骤1所述产品反应完,原料小于1%。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步骤1中,按照重量百分比所述乙酰丙酮和羟胺盐酸盐的比例为1∶0.5-1∶1。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步骤1中,按照重量百分比所述乙酰丙酮和碳酸钾的比例为1∶0.5-1∶1。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步骤2中,按照重量百分比所述粗品、三聚甲醛和1,4-二氧六环的比例为1∶0.6∶1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3,5-二甲基-4-氯甲基异噁唑制备方法,制备所得产物含量大于98%。
1、第一步反应中,碳酸钾分批加,使产品的产率更高;
2、使用过甲醛水溶液,在通氯化氢的情况下,主要生成9.5min苄氯(约10%)和16.2min苄醇(80%以上),在用氯化亚砜进行氯化的时候,苄醇基本不能转化为苄氯;
3、本发明没有考虑二氧六环的套用,由于二氧六环沸点与水接近,不能蒸馏,只能用除水剂进行干燥,回收二氧六环后成本可大幅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中间体核磁图谱;
图2为本发明的核磁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为本发明的3,5-二甲基-4-氯甲基异噁唑的制备方法一较佳实施例。
一、总反应方程式:
二、各步概况:
第一步:
1、反应方程式:
2、物料配比:
3、操作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博康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博康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49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无菌连接软管的方法和设备
- 下一篇:一种抑制褐变的澄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