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型导体共箱母线的支持绝缘子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75123.X | 申请日: | 2011-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95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张烈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电力设备总厂 |
主分类号: | H01B17/14 | 分类号: | H01B1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王一斌;王琦 |
地址: | 10240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体 母线 支持 绝缘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共箱母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管型导体共箱母线的支持绝缘子。
背景技术
封闭母线是广泛用于发电厂、变电所、工业和民用电源的一种大电流传输装置。包括离相封闭母线、共箱母线等类型。
共箱封闭母线广泛用于100MW以下发电机引出线与主变压器低压侧之间或厂用变压器低压侧与高压配电装置之间的电流传输。共箱封闭母线也可用于发电机交直流励磁回路、变电所用电引入母线或其它工业民用设施的电源引线。
共箱封闭母线导体采用铜铝母排,槽铝槽铜,铜管铝管,结构紧凑,安装方便,运行维护工作量小。外壳采用铝板制成,防腐性能良好,并且避免了钢制外壳所引起的附加涡流损耗,外壳电气上全部连通并多点接地,杜绝人身触电危险并且不需设置网栏,简化了对土建的要求,根据用户需要可在母线导体上套热缩套管在箱体内安装加热器及呼吸器等以加强绝缘。
铝管共箱母线的环氧板支持结构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支持结构。其优点是材料密度较小,支持结构重量较轻。支持结构中的环氧板剪裁尺寸统一,有效防止由于安装高度的不同,或相间距的误差变化造成安装过程中母线导体内部产生扭矩。但是通过长期的运行检验,发现该结构受其所选材料本身特性的限制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缺陷。
环氧板易吸潮,在气候潮湿的情况下环氧板极易受到空气湿度的影响而大幅降低绝缘水平。尤其在沿海地区,盐雾中夹杂着大量的带电离子,随着水蒸气通过环氧板的断面渗透到板内纤维结构的缝隙中,从而降低环氧板的绝缘水平。另外,水汽浸入到环氧板内部造成膨胀,空气干燥后水分蒸发又引起板材收缩,收缩不均匀往往引起环氧板的开裂,降低了整个导体支持结构的强度。开裂的环氧板一旦发生脱落,则很可能造成相间或相对地的短路,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此外,由于环氧板绝缘受其本身强度及绝缘水平等特性的制约,该种支持结构绝缘水平不能满足6.3kV等级的直接使用,必须采用在母线导体表面包裹热缩绝缘套的方式提高绝缘水平。但是绝缘热缩套易损坏,且损坏点不易查找,修复困难。破损后的绝缘热缩套如果翘起会降低相间或相对地的绝缘距离,更严重的如果破损过大,直接垂到母线箱体的底部,或搭接到临相导体上很可能引起短路。因此在使用绝缘热缩套的过程中提高了母线绝缘水平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母线的可靠性。
铝管共箱母线目前可选用的另一种支持结构是单个支柱式绝缘子支持结构。该结构可以避免环氧板造成的安全隐患,但是安装过程较为复杂,重量较重,并且因为安装误差,常会给母线导体内部造成较大的扭矩,因此目前采用的并不多。同时,如果采用支柱式绝缘子的形式,在短路情况下,绝缘子将受到巨大的短路电流作用力,而该作用力极易使绝缘子断裂,通常解决的方案是以增加绝缘子的数量的方式提高绝缘子支撑结构的整体机械性能,但是这样增加了相对地短路或放电的可能性,同时也增加了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管型导体共箱母线的支持绝缘子,能够提高管型导体共箱母线的绝缘水平和运行的可靠性。
本发明的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管型导体共箱母线的支持绝缘子,所述管型导体共箱母线包括箱体、和位于箱体内的三个管型导体,
所述支持绝缘子包括:
分别安装在每个管型导体下方、用于支撑管型导体的三个导体支撑单元,将所述三个导体支撑单元连接在一起的支撑框体,以及将所述支撑框体固定于所述箱体内的固定支架;
每个导体支撑单元包括贴合所述管型导体的半圆形导体固定凹槽,和位于所述半圆形导体固定凹槽下方的第一伞裙结构。
优选地,每个所述导体支撑单元进一步包括用于将所述管型导体压合在所述半圆形导体固定凹槽内的压环,所述压环与所述半圆形导体固定凹槽通过紧固件连接。
优选地,所述管型导体的外表面进一步包括贴合所述管型导体的支撑垫圈,
所述支撑垫圈的内径与所述管型导体的外径相同,其外径与所述半圆形导体固定凹槽的内径相同。
优选地,所述紧固件由无磁钢制成。
优选地,每两个相邻的导体支撑单元之间通过第二伞裙结构连接,
第二伞裙结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相邻的导体支撑单元的半圆形导体固定凹槽连接。
优选地,所述支撑框体包括水平支撑梁,以及自水平支撑梁的两端竖直延伸的竖直支撑梁,
每个导体支撑单元的第一伞裙结构的底部均与所述水平支撑梁固定连接,
三个导体支撑单元中的位于外侧的两个导体支撑单元分别通过一个第三伞裙结构与所述竖直支撑梁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电力设备总厂,未经北京电力设备总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51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