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输电导线的减震绝缘子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75900.0 | 申请日: | 2011-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95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屹;朱大林;韩俊;甘虎;马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B17/02 | 分类号: | H01B17/02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输电 导线 减震 绝缘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输送的绝缘子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输电导线的减震绝缘子。
背景技术
据国家电网部门的统计,截止2009年底,我国现有110(66)KV及以上高压输电线路约计553382公里,输电铁塔数量保守估计有180万架,并且还在迅速增多,数量巨大。近年来,狂风暴雨等自然灾害频频发生,许多输电铁塔因此损坏甚至倒塌,给电网造成巨大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输电导线的减震绝缘子,可以避免输电铁塔因为输电导线的甩动而损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输电导线的减震绝缘子,包括多个上下连接的伞盘,伞盘下端连接有线夹,多个伞盘之间还连接有至少一个缓冲器。
所述的缓冲器为弹簧、弹性缓冲器或磁流液缓冲器。
所述的弹性缓冲器中,壳体内安装有活塞,活塞上设有多个阻尼孔。
所述的磁流液缓冲器中,壳体内安装有活塞,活塞上设有至少一个阻尼孔,壳体内填充有磁流液,阻尼孔附近设有至少一组线圈,线圈的控制导线从活塞杆中穿出。
所述的多个阻尼孔在圆周上均布,多组线圈位于多个阻尼孔组成的圆周的外圈和/或内圈。
所述的每个阻尼孔外设有与阻尼孔同轴心的线圈。
所述的每个阻尼孔具有弯曲的路径。
还设有用于使活塞复位的复位弹簧。
壳体的无杆腔内还设有缓冲层。
经仔细查找原因,输电铁塔损坏的原因在于,目前我国输电铁塔上使用的绝缘子都是不减震的结构,如图7中所示,直接将输电导线与输电铁塔连接,导线产生的振动直接就传给了输电铁塔。而输电铁塔之间的跨度一般在500米以上,两塔之间的导线就像一个巨型跳绳一样,导线的甩摆产生的振动是非常激烈的,其产生的交变负荷是给输电铁塔带来破坏性损坏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在甩动过程中的变向时,瞬时负荷产生叠加效应,其破坏力是巨大的。
因此在本发明中采用了在绝缘子上添加吸能机构以克服交变负荷,尤其是瞬时叠加的交变负荷给输电铁塔带来破坏性损坏。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输电导线的减震绝缘子,通过在伞盘之间添加缓冲器克服了输电导线产生的交变负荷,有效地保护了输电铁塔。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缓冲器的剖视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中磁流液缓冲器活塞部位的截面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磁流液缓冲器优化的活塞部位的截面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中磁流液缓冲器进一步优化的活塞部位的截面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中弹性缓冲器的结构剖视图。
图7为现有技术中绝缘子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中,一种用于输电导线的减震绝缘子,包括多个上下连接的伞盘1,伞盘1下端连接有线夹3,多个伞盘1之间还连接有至少一个缓冲器2。
所述的缓冲器2为弹簧或弹性缓冲器。单独设置的弹簧(图中未示出)可以有效地降低交变负荷,尤其是可以克服甩动过程中变向时,瞬时负荷产生的叠加效应。
优化的方案中,如图6中所示,采用的弹性缓冲器中,壳体23内安装有活塞27,活塞27上设有多个阻尼孔25。还设有用于使活塞27复位的复位弹簧。在本例中,弹簧等弹性元件与阻尼器的组合,由于二者的阻尼曲线是不同的,从而进一步减小了振荡。复位弹簧可以是设置在有杆腔,如图6中所示,也可以设置在无杆腔,或者同时设置在有杆腔和无杆腔,或者设置在壳体23的外部。在壳体23的无杆腔内还设有缓冲层28,用于防止活塞27直接与壳体23碰撞,同时具有缓冲作用。
实施例2:
如图1中,一种用于输电导线的减震绝缘子,包括多个上下连接的伞盘1,伞盘1下端连接有线夹3,多个伞盘1之间还连接有至少一个缓冲器2。
所述的缓冲器2为磁流液缓冲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59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