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底盘三点支撑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76906.X | 申请日: | 2011-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40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谭元庆;唐中举;曾维;侯宇;周万国;张红魏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S9/12 | 分类号: | B60S9/1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1321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底盘 支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底盘技术,具体涉及车辆底盘的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对于传统特种车辆,若在负重时,通常采用四点水平加垂直结构的支撑方式,形成一个平面,使其整个车辆稳定。由于三点决定一个平面,而四点定义通常是一个过定义。虽然现在可以通过四点调平技术来实现支撑平面稳定性,但具备的条件要求较高,控制结构较为复杂。如果要求支撑平面稳定性好,能够在很长段时间范围内承受较大的冲击负荷,就需要支撑面积大,且对支撑结构架刚、强度要求很高。由此带来支撑平面设计结构复杂,重量较重;整个车辆在支撑结构安装后,既有可能影响车辆的行驶性能,又有可能超出国家在公路上行驶时的对车辆最大宽度尺寸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占用空间较小,能实现大跨距稳定支撑的车辆底盘三点支撑装置。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辆底盘三点支撑装置,包括下架总成,驻锄总成和后支撑总成,关键在于:所述下架总成左右两侧对称固设有第一支座,在第一支座前方且下架总成左右两侧对称固设有第二支座,第一支座及第二支座外端向下倾斜且两者相互平行,所述驻锄总成包括第一伸缩油缸、固定支腿、活动支腿和摆动油缸,所述固定支腿一端与第一支座铰接,所述摆动油缸的一端与第二支座铰接,摆动油缸的另一端与固定支腿铰接,且铰接点位于驻锄总成的中部,固定支腿与活动支腿通过第一伸缩油缸连接;所述后支撑总成设置在下架总成的中后部,并位于第一支座的后方,其包括第二伸缩油缸、后支撑底座、导向套和锁紧螺母,导向套通过螺栓固定在后支撑底座上,第二伸缩油缸上端通过锁紧螺母竖直固定在下架总成上,第二伸缩油缸下端连接导向套。
所述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外端向下倾斜与水平面成45°的夹角,结构更加紧凑。
所述第一伸缩油缸安装在驻锄总成内,进一步使结构紧凑。
所述摆动油缸和第一伸缩油缸的两端装有关节轴承,使摆动油缸运动更灵活。
所述活动支腿的尾端焊接有锄头,进一步保证了大跨距的稳定支撑。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是:展开时,首先将摆动油缸伸出,驱动左、右驻锄总成分别沿第一支座的斜面向外、向下运动。到位后,左、右驻锄总成的第一伸缩油缸再驱动活动支腿从固定支腿伸出,使左、右驻锄总成呈八字形展开插入地面,保证了大跨距稳定支撑。然后,后支撑总成的第二伸缩油缸的缸筒沿导向套向下运动伸出,使后支撑底座随第二伸缩油缸的缸筒的伸出支撑在地面上,从而实现三点支撑方式来承受所有的负荷。
撤收时,首先第二伸缩油缸的缸筒沿导向套向上运动,从而后支撑总成收回。然后,通过左、右驻锄总成内的第一伸缩油缸将活动支腿收回到固定支腿内,到位后,摆动油缸回收时带动左、右驻锄总成分别沿着第一支座的斜面方向向内、向上将左、右驻锄总成收回。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结构紧凑,占用车辆的空间位置较小,特别适用于载重越野车在各式路面情况下,既能实现大跨距稳定支撑,又能在很长段时间范围内承受来自上下方向0°--70°,左右方向各30°较大的冲击负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车辆底盘三点支撑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撤收图。
图3是后支撑总成的示意图。
图4是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成的示意图。
图5是摆动油缸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大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69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