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TD-LTE系统的干扰源定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110376956.8 | 申请日: | 2011-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98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平;刘富强;肖娟;韩静;秦达;曲景峰;苏琳;潘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24/04 | 分类号: | H04W24/04;H04B1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宣慧兰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td lte 系统 干扰 定位 方法 | ||
1.一种用于TD-LTE系统的干扰源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检测信号的频域和时域特性,提取受干扰小区广播信道的受干扰信号;
2)将步骤1)中提取的受干扰信号消除载波,获取由干扰信号和噪声信号构成的剩余信号;
3)将步骤2)中获取的剩余信号与已知的伪随机序列扰码关联,得到产生干扰影响最大的第一干扰信号所对应的伪随机序列扰码;
4)通过步骤3)中得到的第一干扰信号对应的伪随机序列扰码确定其小区ID,并由小区ID确定第一干扰信号所在小区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TD-LTE系统的干扰源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的具体为:首先检测信号的频域特性,提取处于系统带宽的中心1.08MHz的信号,再对该信号的时域特性进行检测,提取每10ms重复发送、每次发送占用3个OFDM符号的信号,从中提取受干扰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TD-LTE系统的干扰源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对受干扰小区的信道冲击响应进行估算,获取从发送信号到接收信号的传递函数;
B)通过步骤A)获取的传递函数,产生信道模型;
C)采用步骤B)中产生的信道模型,估算出受干扰小区广播信道的载波信号;
D)将受干扰信号减去估算得到的载波信号即为剩余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TD-LTE系统的干扰源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载波信号由信道模型对估算比特进行滤波产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TD-LTE系统的干扰源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具体为:剩余信号与已知的伪随机序列扰码关联,获得其相关系数,比较该相关系数,最大相关系数对应的伪随机序列扰码关联即为第一干扰信号所对应的伪随机序列扰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TD-LTE系统的干扰源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伪随机序列扰码与小区ID具有如下对应关系:
c(n)=(x1(n)+x2(n))mod 2
x1(n+31)=(x1(n+3)+x1(n))mod2
x2(n+31)=(x2(n+3)+x2(n+2)+x2(n+1)+x2(n))mod 2
其中c(n)为伪随机序列扰码,x1(n)的初始值为:
x1(0)=1,x1(n)=0,n=1,2,3,…,30
x2(n)的初始化为:
其中为小区ID;
伪随机序列扰码通过该对应关系确定小区ID。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TD-LTE系统的干扰源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执行步骤4)前还包括以下步骤:重复执行步骤1)至步骤3),检测多个受干扰信号样本,得到多个关联性最强的伪随机序列扰码,所有关联性最强的伪随机序列扰码中所占百分比最高的伪随机序列扰码即为第一干扰信号所对应的伪随机序列扰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695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打火机防风燃烧头
- 下一篇:一种具有射流技术的热风炉排烟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