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智能终端的电子卡借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77200.5 | 申请日: | 2011-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17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张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帆;江涛;杜中强 |
主分类号: | G06Q30/02 | 分类号: | G06Q30/02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成实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智能 终端 电子卡 借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卡的借用方法,具体地说,是涉及基于智能终端的电子卡借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商业领域大多是采用的传统的实体卡类型的会员/积分机制,其主要特点是一人一卡,消费时一般以实体卡作为积分、打折凭证,并不关心持卡人是否是卡片的所有人,即在消费环节,卡片大多是允许转借使用的。具体方式大致是:商家在后端架设会员卡服务器,管理注册的会员卡信息,给注册的会员发放磁卡、IC卡等实体卡片,并在消费地点提供读卡器。客户消费时,出示卡片并刷卡,商家通过前端程序,将卡片信息传给后端服务器,验证后,进行打折、积分(对于具有储值功能的会员卡,还会扣款、结算)。这种方式,将卡片的使用限制在了一个以消费场合为范围的有限区域内,并给卡片的共享带来诸多不便,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管理和安全上的问题,主要归纳如下:
一、客户之间借用和归还需当面交接实物卡,受距离因素影响,给卡片的使用带来不便,耗时、耗力;
二、卡片所有者不能即时了解借出的卡片的使用情况;
三、卡片使用方式单一,不能同时多人共用;即使在商家规则允许多人能同时使用的情况下,也只能一人一地使用;
四、归还日期不定,全凭借出与借入双方的主观意识,常出现卡片所有者欲使用时,借入方还未归还卡片的情况;
五、容易遗忘,卡片所有者忘记卡片借给了谁;
六、卡片所有者无法准确地知晓卡片的借用、传递关系;
七、卡片过多,携带不便,而且废弃的实体卡片不利于环保。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智能终端的电子卡借用方法,解决传统实体卡存在的各种缺陷,使消费卡的使用更加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两种:
方案一
基于智能终端的电子卡借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借出方和借入方配置联网的智能终端,而商户端配置联网的电子卡应用服务器;
(2)借入方通过智能终端向电子卡应用服务器发出借卡申请;
(3)商户对电子卡应用服务器收到的借卡申请进行验证,符合借卡要求则向借出方发送该借卡申请,反之,则将该借卡申请退回借入方;
(4)借出方对其智能终端收到的借卡申请进行确认,并向电子卡应用服务器发送借卡意见;电子卡应用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借卡意见进行相应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借入方在发出借卡申请的同时,还要选择商户、输入自己的身份验证信息和借出方的身份信息以及选择借卡方式和借用期限。
方案二
基于智能终端的电子卡借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借出方和借入方配置联网的智能终端,而商户端配置联网的电子卡应用服务器;
(2)借出方通过所持有的智能终端向电子卡应用服务器发出借卡邀请;
(3)电子卡应用服务器收到借卡邀请后,向借入方持有的智能终端发送该借卡邀请;
(4)借入方对其智能终端收到的借卡邀请进行确认,并向电子卡应用服务器发送借卡意见;电子卡应用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借卡意见进行相应操作。
所述步骤(2)中借出方在发出借卡邀请的同时,还要选择商户、输入自己的身份验证信息和借入方的身份信息以及选择借卡方式和借用期限。
上述两种方案,均可以通过以下手段进行进一步限定:
用户持有的智能终端通过http、https协议或者socket与电子卡应用服务器交换数据,并将本终端所持有的电子卡信息传送给另一台智能终端,智能终端能通过指令获取电子卡应用服务器发送来的电子卡信息。
为了方便应用,商户还配置有电子卡操作终端。
在电子卡回收方面,包括以下两种情况:(1)当借用期限届满以后,电子卡应用服务器自动收回电子卡,并向借出方以及借入方分别发送回收信息。(2)根据实际情况,借出方可随时终止电子卡的借出,即当借出方通过所持有的智能终端向电子卡应用服务器发送电子卡借出终止信息时,电子卡应用服务器立即回收相应的电子卡。
所谓的电子卡种类很多,如:直接包含有借出方实体卡信息的短信,根据借出方实体卡而重新设计的电子卡片等等,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智能终端和电子卡应用服务器,在保留传统实体卡的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将实体卡转换为虚拟的电子卡,从而实现了消费卡的灵活借用与共享,提高了消费卡的易用性和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帆;江涛;杜中强,未经张帆;江涛;杜中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72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