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硬泡聚氨酯-膨胀玻化微珠复合保温阻燃板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77576.6 | 申请日: | 2011-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14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艾明星;曹力强;郭向勇;赵霄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研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6/16 | 分类号: | C04B26/16;C04B14/22;B28B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王伟锋;刘铁生 |
地址: | 10001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氨酯 膨胀 玻化微珠 复合 保温 阻燃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硬泡聚氨酯-膨胀玻化微珠复合保温阻燃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建筑质量、美观等要求外,建筑物的保温性能也是其中重要的要求之一。现今社会,建筑物的能源消耗占了社会总能源消耗的相当的比重。而建筑物的能源消耗主要是温度调节上的能源消耗。在节能减排的社会发展趋势下,提高建筑物的保温性能,降低建筑物温度调节的能源消耗具有重大意义。
硬泡聚氨酯材料作为一种优异的保温材料,其导热系数低,仅为0.018~0.023W/(m.K),是目前所有保温材料中最低的,此外它还具有质量轻、粘着力强、防水、隔音、抗老化等优点。因此,在建筑节能领域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作为一种有机高分子物质,它的市场价格偏高,特别是将其应用于某些特定保温工程时,往往需要进一步提高其防火性(例如大型公共建筑)、压缩性和热稳定性(例如地下热水池保温工程),这就需要在保障它保温隔热性能的基础上,尽量降低成本,提高防火、耐热、耐久及力学性能,以便获得更加优异的综合性能。将聚氨酯与某些无机保温颗粒例如膨胀珍珠岩类颗粒复合,利用珍珠岩颗粒相对低廉的价格、优异的防火性能、良好的耐久和耐候性,来对聚氨酯进行改性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在无机保温材料中,广义的膨胀珍珠岩类颗粒包括开孔珍珠岩、闭孔珍珠岩以及玻化微珠,由于它们自身具有多孔结构,因此是一种良好的保温材料,以玻化微珠为例,其导热系数最低可达0.038W/(m.K)。但在实际应用中,它们通常不单独使用,而是通过无机胶凝材料的粘结作用,制成具有一定形状的硬质块状制品或保温砂浆,由于无机胶凝材料的高导热性,使得最终膨胀珍珠岩制品的保温性能急剧下降;此外,制品高的吸水性,也是此类材料必须解决的问题,尽管有时对珍珠岩采用憎水或玻化处理,但在与无机胶凝材料混合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使泡体破损,使得憎水处理失效和保温性能进一步降低。设想将无机凝胶材料用有机聚氨酯硬泡体代替,利用聚氨酯优异的粘结性和防水性制备轻质、防水、低导热系数的新型珍珠岩产品,从而克服珍珠岩制品自身导热系数高的缺点,将为发挥无机保温材料环境友好、原料易得、性能稳定等优点创造条件,这也将为珍珠岩在新的节能形式下重新发挥重要作用提供新的契机。
鉴于上述现有的建筑物保温材料具有诸多缺陷,本发明人积极加以研究和创新,以发明一种新型的硬泡聚氨酯-膨胀玻化微珠复合保温阻燃板及其制备方法,消除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使其更加具有实用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硬泡聚氨酯-膨胀玻化微珠复合保温阻燃板。本发明的保温阻燃板具有保温效果好,阻燃性能优越的特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硬泡聚氨酯-膨胀玻化微珠复合保温阻燃板,其采用膨胀玻化微珠为分散相,以聚氨酯A料(多异氢酸酯组合料)和聚氨酯B料(聚醚多元醇组合料)生成的聚氨酯为连续相。
进一步,所述膨胀玻化微珠预先用偶联剂进行了表面活化的膨胀玻化微珠。
进一步,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
进一步,所述膨胀玻化微珠与聚氨酯A料和聚氨酯B料生成的聚氨酯的质量比为0.1~0.8∶1。使膨胀玻化微珠的体积占总体积的10~60%,使其阻燃性能大大提高。
进一步,所述膨胀玻化微珠的粒径为0.1~12mm。
进一步,所述聚氨酯B料和聚氨酯A料的质量比1∶1.2~1∶1.3。使生成的聚氨酯的乳白时间为20~180秒,便于进行浇铸成型。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为提供一种上述的硬泡聚氨酯-膨胀玻化微珠复合保温阻燃板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方法可制得保温效果好,阻燃性能优越的保温阻燃板。实现该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上述的硬泡聚氨酯-膨胀玻化微珠复合保温阻燃板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先将膨胀玻化微珠与聚氨酯A料和聚氨酯B料中的任意一个混合;b.然后再与聚氨酯A料和聚氨酯B料中的另一个混合;c.最后在常温下进行浇铸得到保温阻燃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研建材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研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75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