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温室大棚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79078.5 | 申请日: | 2011-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877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尹昌斌;李贵春;史森林;李雷;刘振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9/14 | 分类号: | A01G9/14;A01G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韩国胜;王莹 |
地址: | 10008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温室 大棚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温室大棚,特别是涉及一种有效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的温室大棚。
背景技术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条件差距较大,一般蔬菜等农业产品种植周期有限,为了延长农业产品的种植时间,提供反季节蔬菜等农业产品,温室大棚广泛应用在农业产品的生产中。在我国的北方地区,一年四季气候变化大,温室大棚的应用主要用于冬春季节蔬菜、花卉等的保温栽培和越冬栽培(叶菜类)的作用。在我国的南方地区,除了冬春季节用于蔬菜、花卉的保温和越冬栽培(叶菜类)外,还可更换成遮阳棚,用于夏秋季节的遮荫降温和防雨、防风、防雹等。
现有的温室大棚一般由大棚主体、后墙及栽培室构成,后墙用来支撑大棚主体,大棚的规格一般为长100-200m,棚内宽8-10m,温室大棚的后墙一般设计在大棚的北边,以便于南边大棚内的作物采集阳光,该后墙一般采用土墙结构,土墙结构设计的后墙底部宽为6m,顶部宽为2m,虽然土墙结构具有造价低,保温性好的优点,但却造成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解决现有温室大棚的后墙占地面积广而造成土地资源浪费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温室大棚,包括棚体、栽培室和后墙,所述后墙为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内至少包含一个独立空间,所述每个独立空间内具有培养床,所述每个独立空间面向栽培室的墙体开有通道口。
其中,所述栽培室内种植蔬菜,所述培养床内种植食用菌。
其中,所述后墙采用砖和混凝土砌成。
其中,所述后墙与外界接触的墙体为保温墙,所述保温墙中设有保温夹层,所述保温夹层中填充有保温材料。
其中,所述后墙的每个独立空间均设有温度调节装置。
其中,所述后墙的每个独立空间与外界接触的墙体上设有多个通风口。
其中,所述后墙与栽培室之间设有通道和灌水沟。
其中,所述栽培室内设置有多个并排的畦埂。
其中,所述每个畦埂上设置有多个立柱,所述立柱与后墙共同支撑大棚本体。
(三)有益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温室大棚,在后墙中增设有培养床的独立空间,有效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率,彻底解决了后墙占用面积广造成土地资源浪费的现象。进一步地,采用蔬菜和食用菌共植技术,一方面,在温度较低的秋冬季节,利用栽培室中种植的蔬菜所产生的热量源源不断的传递到种植在培养床中的食用菌,降低了秋冬季蘑菇栽培的供热成本;另一方面,由于食用菌释放的二氧化碳可供蔬菜吸收使用,解决冬春茬口蔬菜栽培中二氧化碳气体的不足问题,达到保温增效的目的。进一步地,后墙与外界接触的墙体采用保温墙,保温效果好,对棚体的支撑能力强。更进一步地,每个后墙的独立空间均设有温度调节装置,能够迅速、柔性化地对温室进行环境调控(包括温度和湿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温室大棚内部构造的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温室大棚的侧视图。
其中,1、棚体;2、栽培室;3、后墙;4、独立空间;5、培养床;6、通道口;7、保温墙;8、温度调节装置;9、通风口;10、通道;11、灌水沟;12、畦埂;13、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2,一种温室大棚包括棚体1、栽培室2和后墙3。其中,棚体1的规格为:长100-200m,宽8-10m;后墙3底部的宽度为6m,顶部宽为2m。后墙3为中空结构,中空结构内至少包含一个独立空间4,如图1,每个独立空间4内具有培养床5,每个独立空间4面向栽培室的墙体开有通道口6。后墙3采用中空结构,并在其中增加了独立空间4的培养床5,有效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率。
其中,栽培室2和培养床5内均可种植蔬菜和食用菌,由于利用后墙3建成的独立空间4结构光照差、空气湿度高、温度变幅小,比较适合栽培喜阴、潮湿环境生长的食用菌,为食用菌生长提供较适宜的环境条件,因此,本实施例优选为在栽培室2内种植蔬菜,在培养床5内种植食用菌。本实施例采用蔬菜和食用菌共植技术,一方面,在温度较低的秋冬季节,利用栽培室2中种植的蔬菜所产生的热量源源不断的传递到种植在培养床5中的食用菌,从而降低了秋冬季蘑菇栽培的供热成本;另一方面,由于食用菌释放的二氧化碳可供蔬菜吸收使用,解决冬春茬口蔬菜栽培中二氧化碳气体的不足问题,达到保温增效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90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客车顶盖分总成的储存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阻燃电缆填充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