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冰外缘线的自动精确识别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79182.4 | 申请日: | 2011-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77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苏洁;王维波;于飞;付红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46 | 分类号: | G06K9/46 |
代理公司: | 青岛海昊知识产权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1 | 代理人: | 张中南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缘 自动 精确 识别 方法 | ||
1.一种海冰外缘线的自动精确识别方法,该方法包括:
1)获取海冰密集度数据;
2)对海冰密集度数据进行二值化处理:将海冰密集度等于0的点识别为水域,将海冰密集度大于0的是冰区、陆地或云识别为1;
3)识别主体水域:具体是对步骤2)得到的二值化数据,给定永久水域中任意一点坐标(wlat,wlon),对坐标点(wlat,wlon)进行连通域处理,与该坐标点连通的点赋值为1,不连通的点赋值为0,得到赋值为1的点组成的主体水域;
4)识别主体冰域:具体是对步骤3)得到的二值化数据,给定冰区中的任意一点坐标(ilat,ilon),对坐标点(ilat,ilon)进行连通域处理,与该坐标点连通的点赋值为1,不连通的点赋值为0,得到主体冰域;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5)识别碎冰区:具体是结合步骤3)和4)得到的主体水域和主体冰域二值化数据,将两者数据中相同值的数据点判为碎冰区域;
6)区别大小碎冰区:具体是对步骤5)得到的碎冰区进行连通域标记处理,即对步骤5)得到的每一个碎冰区进行排序;然后计算每个碎冰区的连通域面积,将面积小于M km2的碎冰去除,将面积大于等于M km2的较大碎冰标识为1并与步骤4)得到的主体冰区一起,作为基础冰区;其中,M为30~80km2范围内的数值;
7)基础冰区数据的图像可变闭运算处理,即由于步骤6)得到的基础冰区是二值化数据,对该二值化数据进行图像可变闭运算,所述的可变闭运算是先使用图像处理中的膨化方法,再使用腐蚀方法,计算公式是:其中,C为计算结果,A为二值化数据,B初始值设为3×3的矩阵
8)对步骤7)处理完成后的数据进行二值化处理以确定海冰外缘线位置:即对步骤7)所得到的唯一的连通域中所有的点赋值为1,表示整片冰区,其他点赋值为0,表示水点;
9)冰外缘线数据输出,即将步骤8)得到的确定海冰外缘线位置数据输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3)中的坐标点(wlat,wlon)进行连通域处理,是采用8邻连通的连通域处理方法;并且在进行连通域标记时,采用点标记法中的区域增长法进行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6)中,是将面积小于50km2的碎冰去除,将面积大于等于50km2的较大冰区标识为1并与步骤4)得到的主体冰冰区一起,作为基础冰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8)中,利用8连通方法,将紧邻界面的冰区点赋值为1,其他区域(包括水点和界面以外的冰点)都赋值为0,最终确定冰水界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9)中,首先对步骤8)获得的二值图像进行线标记法处理,获得海冰外缘线在图像数据中的行列信息,然后再输出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918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