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药汤剂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79403.8 | 申请日: | 2011-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00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于春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春洲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P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400 山东省临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冠心病 心绞痛 中药 汤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有涉及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药汤剂。
背景技术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其特点为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感觉,可伴有其他症状,疼痛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与左上肢,常发生于劳动或情绪激动时,持续数分钟。本病多见于男性,多数病人在40岁以上,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受寒、阴雨天气,急性循环衰竭等为常见诱因。
现代医学表明,冠心病的基本病理改变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变,其发病与高血脂症、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等因素有关。主要由于血中的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升高以及血管内皮损伤引起。临床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常选用硝酸酯类扩血管药。消心痛是硝酸酯类中国内外公认的抗心绞痛药物,但其引起的头痛头胀等副作用十分明显,并且有耐药性。近些年来,运用中药辅助或替代传统硝酸酯类药,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药汤剂。中医认为本病病因多为气虚与阳虚,其病机是以心脾肾阳虚为本,久病阴阳俱虚,血瘀、痰浊、气滞、阴寒为标。故中医治疗以活血化瘀、补气升阳为治则。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药汤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柴胡15-20份、麦冬10-15份、白术15-25份、附子15-25份、党参9-13份、熟地黄10-15份、甘草15-20份、红花10-15份、益母草15-20份、牛膝15-20份、郁金10-15份。
优选的,该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药汤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柴胡17份、麦冬13份、白术20份、附子20份、党参11份、熟地黄13份、甘草17份、红花13份、益母草17份、牛膝17份、郁金13份。
将以上中药按传统方法煎成汤剂。
方中柴胡疏散退热,升阳舒肝;麦冬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附子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党参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熟地黄补血滋润;益精填髓,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红花活血通径、散瘀止痛;益母草活血调经,利水消肿,清热解毒;牛膝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经,利尿通淋;郁金行气化瘀,清心解郁。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所选病例均来自我院2005年5月至2007年10月门诊住院病例。共21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7例。在100例治疗组中,男56例,女51例,年龄45-73岁,平均55.5±3.65)岁,病程2.5月-7年,平均5.5年。在对照组107例中,男59例,女48例,年龄46-74岁,平均54.5±3.25)岁,病程3个月-7.5年,平均6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血脂指标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诊断及纳入标准
所选病例均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按照全国修订的《冠心病诊断参考标准》进行诊断,心电图示有心肌缺血表现占90.5%。血脂异常诊断标准参照1997年全国血脂异常防治对策研究组制订的血脂异常防治建议[4]标准制订如下:胆固醇(TC)>5.0mmoI/L,甘油三酯(TG>1.7mmI/L,高密度脂蛋白(HDL-C)<0.8mmoI/L,低密度脂蛋白>3.18mmoI/L者为异常,并排除肝、肾疾病。
3、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本发明所述的中药汤剂。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2次温服。对照组:服用消心痛10mg,每日3次,或硝酸甘油20mg加入250mL液体中,每日1次静点。
两组均以治疗3周为一个疗程,两组均治疗观察2两个疗程以上;治疗组病例在治疗前3天及治疗期间均停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对照组中具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均继续服用降压或降糖药物,两组病例在治疗中若出现心绞痛发作时,给予冠心苏合丸舌下含服,并记录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及服用冠心苏合丸的用量。治疗前后及治疗中两组病例每周定期作心电图检查,定期作血、尿常规、血脂及肝、肾功能的变化情况。
4、疗效标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春洲,未经于春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94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化学气相沉积制备ZnO纳米结构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金钗石斛的栽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