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铁电/非铁电复合柱状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79555.8 | 申请日: | 2011-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17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董显林;廖婉芳;梁瑞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4B35/465 | 分类号: | C04B35/465;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上海瀚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1 | 代理人: | 曹芳玲;郑优丽 |
地址: | 20005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非铁电 复合 柱状 陶瓷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铁电/非铁电复合柱状陶瓷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交替层叠的钛酸锶钡层和含镁化合物层,其中,所述钛酸锶钡层的化学组成为Ba1-xSrxTiO3,且式中0.35≤x≤0.60,所述含镁化合物层包括MgO、MgTiO3、MgZrO3、MgZrSrTiO3和MgAl2O4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电/非铁电复合柱状陶瓷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钛酸锶钡/镁复合柱状陶瓷材料形成并联2-2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铁电/非铁电复合柱状陶瓷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镁化合物层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为0~40wt%。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铁电/非铁电复合柱状陶瓷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镁化合物层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为0~20wt%。
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铁电/非铁电复合柱状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按所需重量比称取钛酸锶钡粉末和含镁化合物粉末,交替放入模具的配料步骤;以及
利用等离子快速烧结技术制得所述铁电/非铁电复合柱状陶瓷材料的烧结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烧结步骤为:在轴压为50~60MPa下,以200℃/分钟的升温速率升至600℃,接着以100℃/分钟的升温速率升至900℃,然后以50~60℃/分钟的升温速率升至1050~1100℃,保温2~3分钟后随炉冷却。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烧结好的样品根据所需规格要求进行机械加工并清洗的步骤;
通氧,以2℃/分钟的升温速率升至1000℃保温2小时,然后以1℃/分钟的降温速率降至500℃,最后自然冷却至室温的通氧退火步骤;以及
将退火后的样品用酒精清洗烘干后上银电极,然后烧银的上电极步骤,其中,所述烧银的工艺为在700℃下保温30分钟。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钛酸锶钡粉末采用BaCO3、SrCO3、TiO2为原料通过固相合成法制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钛酸锶钡粉末的制备包括:
按所需化学计量比称取粉末状的BaCO3、SrCO3和TiO2为原料;
采用酒精和玛瑙球作为介质,按照粉料:玛瑙球:酒精=1:1.5:1.8的比例混合,球磨混料24小时;
将混合均匀的粉料烘干后进行压块,在1150℃下合成2小时;以及
将粉料粉碎、然后采用酒精和玛瑙球作为介质,按照粉料:玛瑙球:酒精=1:1.5:1.5的比例混合,球磨12~48小时,出料烘干后过200目筛得到所述钛酸锶钡粉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955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