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莪术醇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79696.X | 申请日: | 2011-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270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余龙;刘祖龙;胡立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35 | 分类号: | A61K31/35;A61P35/00;A61P35/02;C12Q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一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8 | 代理人: | 吴桂琴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莪术 制备 肿瘤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领域及医药领域,涉及莪术醇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莪术醇又名姜黄环奥醇,是姜科植物莪术的提取物,为无色针状结晶,易溶于乙醚、氯仿,溶于乙醇,微溶于石油醚,几乎不溶于水,在水中溶解度仅为0.3%。
相应参数为:
M.Wt:236.35
Formula:C15H24O2
Solubility:Unknown
Purity:>99%
Storage:at-20℃ 2years
CAS No.:4871-97-0
传统的从蓬莪术、温郁金中提取莪术醇的方法,基本上是用甲醇或水提取,然后进行蒸汽蒸馏,再经乙酸乙酯或者无水乙醇重结晶得到莪术醇[Hiroshi H,Kanji M,Yojiro S,et al.Structure of curcumol.[J].Chem Pharm Bull,1965,13(12):1484,许洪霞,郑淑忱,左士贤,等.温莪术抗肿瘤有效成分的研究-莪术醇和莪术二酮的分离和鉴定[J].中草药通讯,1979,10(10):11.],得到的产率和纯度较低,需经硅胶柱分离等后续纯化。
最近,莪术醇结晶制备工艺有所改进。孟昭珂等直接对莪术油进行真空分馏,得到的馏分不经硅胶柱分离而直接重结晶制备莪术醇,收率可达30%,纯度可达96%[孟昭珂,付美珍.莪术醇的提取工艺[P].中国专利:CN-1704417,2005-12-07.]。王鎏祥等用超临界萃取联用溶胀结晶法从莪术饮片中提取到含量高于90%的细粉末状莪术醇晶体[王鎏祥,张朝晖,马朝阳.莪术醇超临界结晶的研究[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8(3):81.]。王婷等建立了以莪术油为原料,减压蒸馏提取莪术醇的新方法[王婷,李铁福,林绍强,等.莪术醇的分离鉴定及含量测定[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5):1 018.]。
基因芯片技术研究发现,莪术醇可降低肝星状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细胞色素P450a表达,提示其具有抗肝纤维化的潜能[江远,李泽松,江福生,等.莪术醇对肝星状细胞-T6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5,13(3):144.]。在激素加肾上腺素制作的大鼠血瘀模型中,莪术醇显示出一定的抗血栓作用[唐泽耀,宗成国,林原.莪术醇的活血化瘀活性实验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3,19(5):15.]。此外,莪术醇还具有较明显的抗生育作用,用于作饵剂,降低雌鼠繁殖率和平均胎仔数,以防控农田鼠害[马金宝,张丹华,庄文君,等.莪术醇饵剂防治农田害鼠示范[J].中国植保导刊,2007,27(1):34.王庭林,张慧娣,赵日良,等.抗生育剂莪术醇对区域性害鼠的控制效应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07,35(9):53.]。此外,莪术醇还被证明有一定的细胞毒性。
莪术醇是天然产物,生物利用度较高、性质较稳定,具有临床使用价值。随着人们对此类生物碱的化学和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其分子作用机制将逐步明确,这将进一步推动此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修饰和构效关系研究,并有助于提高此类化合物的药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莪术醇的新的药物用途。
本发明提供了莪术醇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肿瘤可以是肝癌、白血病、肺腺癌或者胰腺癌。所述的抗肿瘤药物为针剂或者片剂。所述的抗肿瘤药物可以是抗肝癌药物或者抗肺腺癌药物。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抑制体外肿瘤细胞增殖的方法,将莪术醇加入肿瘤细胞的培养液中。所述的肿瘤细胞是肝癌细胞、血癌细胞、肺腺癌细胞、乳腺癌细胞或者胰腺癌细胞。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采用的肝癌细胞是QGY和HepG2,采用的胰腺癌细胞是PANC-1,采用的血癌细胞是K562。一般而言,加入莪术醇的终浓度为0.5-100μM,较好的,可以采用1-10μM,1-100μM,甚至0.5-1μM。例如,0.1-5μM,0.1-10μM,0.1-20μM,0.1-30μM,1-5μM,0.3-60μM,0.3-50μM,0.3-30μM,0.3-20μM,0.3-10μM,0.3-5μM,0.5-5μM,等等。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抗肿瘤药物,所述的抗肿瘤药物的活性成分是莪术醇。所述的肿瘤可以是肝癌、血癌或者胰腺癌。
本发明的小分子化合物可以采用各种常规的制备方法制备。例如,采用人工化学合成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96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