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清水混凝土层间明缝导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80733.9 | 申请日: | 2011-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097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王京生;曹勤;郭彦玉;徐伟;李从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2/06 | 分类号: | E04C2/06;E04G11/08;E04G11/12;E04G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004 | 代理人: | 朱丽岩;刘湘舟 |
地址: | 10004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清水 混凝土 层间明缝导墙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清水混凝土导墙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清水混凝土又称装饰混凝土,因其极具装饰效果而得名。它属于一次浇注成型,不做任何外装饰,直接由结构主体混凝土本身的肌理、质感和精心设计施工的明缝、禅缝和对拉螺栓孔等组合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状态装饰面,表面平整光滑、色泽均匀、棱角分明、无碰损和污染。由于清水混凝土对施工工艺要求很高,因此与普通混凝土的施工有很大的不同。明缝是对清水混凝土整体表面进行分块处理,从而达到建筑结构与外观装饰艺术统一的建造技术。整体浇筑有一些不利因素,其中清水混凝土墙面浇筑完成之后,外墙体的水平施工缝不可避免地会留在墙面上,影响明缝对墙表面进行分格及装饰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清水混凝土层间明缝导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将外墙体水平施工缝与设计留置的水平明缝相吻合,解决整体浇筑带来的水平施工缝与明缝位置不协调的问题,同时满足混凝土梁与墙体施工缝留置在最大剪力值以外区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清水混凝土层间明缝导墙结构,包括钢筋混凝土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墙体在相对于楼板外侧一面有阶梯状的导墙,所述导墙高于楼板上皮,导墙根部的厚度等于钢筋混凝土墙体的厚度,导墙顶部的厚度为1/3~1/5钢筋混凝土墙体的厚度,所述导墙与钢筋混凝土墙体浇注为一体。
所述导墙顶部的厚度是50mm。
这种清水混凝土层间明缝导墙结构的施工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1、支墙、梁模:放墙模板线支搭下层外模板和下层内模板,下层外模板内侧固定有明
缝条,明缝条高于混凝土楼板结构上皮70mm;支搭梁底模板,梁底模板与下层内模板搭接;
步骤2、梁筋绑扎;
步骤3、固定导墙模板:相对于下层外模板内侧,直角之字形快易收口网一端固定在导墙模
板底端,另一端固定在梁底模板与下层内模板搭接处,使导墙模板与梁底模板连接成一体;下层外模板、导墙模板和下层内模板形成一个阶梯状空间;
步骤4、下层墙体混凝土的浇筑:在阶梯状空间里,水平均匀浇筑混凝土下层墙体明缝
条处,形成的混凝土导墙高度与明缝条平齐,导墙顶面形成墙外侧水平施工缝;
步骤5、梁、板的浇筑:支搭楼板模板和梁侧模板,拆除导墙模板,垂直于墙体的梁竖向施
工缝留在支座内20cm~30cm,绑扎楼板钢筋,待钢筋验收合格,楼板与梁的混凝土一次浇筑完成,对楼板和梁进行保护及养护;
步骤6、上层墙体支模:拆下层外模板,安装上层外模板承托装置;
步骤7、绑扎上层墙体内的钢筋;
步骤8、将上层内模板支撑在楼板上,将上层外模板支撑在上层外模板承托装置上;
步骤9、上层墙体混凝土的浇筑:浇筑混凝土上层墙体,两次浇筑的混凝土施工缝与墙外侧
明缝相吻合;
步骤10、对墙体进行保护及养护。
所述步骤3中,快易收口网为金属网。
所述步骤6中,所述上层墙模板承托装置的安装方法如下,紧贴上层墙体的外侧间
隔设置接高托架,所述接高托架为牛腿形钢件,牛腿形钢件的上端有一L形托台,L形托台内放置通长的木方,每根接高托架由对拉螺栓与下层墙体固定;
所述接高托架与下层墙体外表面之间垫有垫板,下层墙体内表面与对拉螺栓对应部位垫有垫块。
本发明克服了传统清水混凝土墙整体浇筑带来的外墙水平施工缝影响明缝功能的缺点,本发明的施工方法不影响梁与墙的整体浇筑效果,优化清水混凝土外墙明缝的装饰美观性,具有经济、施工方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施工方法步骤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施工方法步骤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施工方法步骤3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和施工方法步骤4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施工方法步骤5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施工方法步骤6~8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施工方法步骤9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807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