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滑模提升架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81201.7 | 申请日: | 2011-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82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谭官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谭官勤 |
主分类号: | E04G11/24 | 分类号: | E04G1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72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施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滑模提升架。
背景技术
现有的高墩施工,一般是用翻模施工,翻模施工是指三角架翻模施工工艺,该种模板下部用架杆支成三角架做支撑,但现有的翻模施工的模板重量大,不方便运输,砼分层浇筑厚度大,不容易振捣密实,另外其装模和拆模麻烦,降低了工作效率且安全性不高。而滑模施工工艺,就是在结构物砼中预埋钢管(称之为支撑杆),利用千斤顶与提升架将滑模的全部施工荷载转移至支撑杆上。待砼达到一定强度后,通过自身液压提升系统将整个装置沿支撑杆上滑,模板定位后又继续浇筑砼并不断循环的一种施工方法。采用滑模施工,可以克服翻模施工的上述不足。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滑模提升架,可以用于实施滑模施工,减少对输送泵、塔吊等设备的投入,减轻设备的重量。并且砼连续作业,没有施工缝,工程质量可靠,施工快,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了施工安全,非常具有实用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滑模提升架,包括 “开”字形的提升架本体,所述提升架本体由水平设置的顶部横梁、与顶部横梁平行的支撑梁以及竖直设置的两根立柱组成,所述立柱的高度为450mm,顶部横梁与支撑梁的长度为150mm,顶部横梁与支撑梁的竖直距离为250mm,顶部横梁和支撑梁采用12号槽钢制成,支撑梁上表面设置有千斤顶,所述千斤顶为两个,千斤顶上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采用ф48×3.5mm焊接钢管制成;顶部横梁、支撑梁、立柱及支撑杆表面均设置有玻璃钢防腐层。
作为优选,所述立柱采用18 号槽钢制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本发明,配合滑模模架,可以进行滑模施工,减少对输送泵、塔吊等设备的投入。一套滑模系统仅重12吨,是翻模重量的1/2 左右。砼分层浇筑厚度仅30cm,容易振捣密实,正常情况下砼连续作业,没有施工缝,工程质量可靠。在进度方面,每次只要滑升模板,连续循环作业,省去了装模和拆模的工序,施工进度快,每天可完成4~6米,是翻模施工进度的4倍以上,缩短了工期,降低了工程费用。安全方面,人员在封闭的外模模体和工作盘上进行施工作业,高空坠落风险极小,施工安全有保障。玻璃钢是良好的耐腐材料,对大气、水和多种酸、碱、盐以及多种有机溶剂都有很好的抵抗能力,延长了本发明的使用寿命,并且其仅需在顶部横梁、支撑梁、立柱及支撑杆表面涂刷玻璃钢,制作工艺简单,非常具有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滑模提升架,包括 “开”字形的提升架本体,所述提升架本体由水平设置的顶部横梁1、与顶部横梁平行的支撑梁3以及竖直设置的两根立柱2组成,所述立柱2的高度为450mm,顶部横梁1与支撑梁3的长度为150mm,顶部横梁1与支撑梁3的竖直距离为250mm,顶部横梁1和支撑梁3采用12号槽钢制成,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所述立柱2采用18 号槽钢制成。支撑梁3上表面设置有千斤顶5,所述千斤顶5为两个,千斤顶5上设置有支撑杆4,支撑杆4采用ф48×3.5mm焊接钢管制成。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支撑梁3上表面设置有两个千斤顶5;顶部横梁1、支撑梁3、立柱2及支撑杆4表面均设置有玻璃钢防腐层,延长了本发明的使用寿命,非常具有实用性。
本发明是滑模与砼之间的联系构件,主要用于支撑滑模模体、外模模体和工作盘,加固外模模体,避免变形,整个滑升载荷通过本发明传递给支撑杆4。支撑杆4的下段埋在砼内,上段穿过千斤顶5的通心孔,承受整个滑模载荷,并代替一根竖向钢筋存留在砼内。工作盘支撑在本发明的立柱2上,工作盘与立柱2之间设置有调节丝杆。以便径向移动模板。工作盘通过提升架与悬挂模板连接成一体,并对悬挂模板起着横向支撑作用。
使用本发明滑升滑模时,砼浇筑和悬挂模板滑升速度控制在20cm/h左右,分多次慢慢滑升,每次连续滑升高度不宜超过30cm。滑升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支撑杆4的工作状态,当出现弯曲、倾斜等失稳情况时,应及时查明原因,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垂直向上吊运钢筋时,避免撞击支撑杆4。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明显变形方式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谭官勤,未经谭官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812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盖密封性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低温等离子体温度传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