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吸油树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81715.2 | 申请日: | 2011-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03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清;程梁;谢富春;姚大虎;赫玉欣;刘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F10/06 | 分类号: | C08F10/06;C08F8/26;C08J3/24;B01J20/26;B01J20/30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牛爱周 |
地址: | 471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树脂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油树脂材料,属于功能性高分子合成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高吸油树脂是一种具有低三维网状化学交联结构的体型聚合物树脂,具有吸油种类多、吸油量大、回收方便、保油能力强特点,所以广泛应用于环境保护,如含油污水的处理、油品泄露,尤其适于吸收因油轮失事泄漏于海面的油品污染物。高吸油树脂主要为两大类,一类是丙烯酸烷基酯类树脂,另一类是α-烯烃类树脂。前者的分子结构中存在酯基极性基团,对非极性油品的吸油能力不太高,采用烷基酯含碳数≥8的丙烯酸长碳链烷基酯单体通过聚合得到;后者是为非极性树脂,对非极性油晶的吸油率比丙烯酸烷基酯类树脂高,采用α-长链烯烃类单体(分子式为C2H2n)或长链烷基苯乙烯单体聚合得到。由于α-长链烯烃类单体和长链烷基苯乙烯单体的价格较高,而且这些单体的聚合能力较差,往往得不到吸油性能优良的高吸油树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吸油性能优良的树脂材料。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吸油树脂材料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吸油树脂材料,采用如下重量份的主要原料在碱性条件下取代反应而成:
C8-30的直链伯醇 250~1200份;
C2-6的直链二醇 10~25份;
氯化聚丙烯或溴化聚丙烯 80~300份。
所述氯化聚丙烯或溴化聚丙烯是由数均分子量为30万以上聚丙烯氯化或溴化而成,所述氯代聚丙烯中氯含量为重量百分比50%以上,所述溴化聚丙烯中溴含量为重量百分比60%以上。
所述氯化聚丙烯或溴化聚丙烯中的卤素与C8-30的直链伯醇和C2-6的直链二醇的总羟基摩尔数之比为1∶1.2~1∶1.5。
本发明吸油树脂材料采用如下制备方法:一种吸油树脂材料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取250~1200份C8-30的直链伯醇和10~25份C2-6的直链二醇,将两者制成醇盐,与用溶剂溶解的80~300份氯化聚丙烯或溴化聚丙烯于100~160℃搅拌反应,得到吸油树脂材料。
所述醇盐是由C8-30的直链伯醇和C2-6的直链二醇与碱或碱金属反应制得。
所述碱为氢化钠或氨基钠,所述碱金属为钠、钾或锂。
所述溶剂为苯、甲苯、二甲苯、一氯代苯、四氯化碳、环己烷、甲基环己烷、乙基环己烷、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乙酸戊酯、甲乙酮、甲基异丁酮、甲基异戊酮中的一种或其任意比例的组合。
本发明的吸油树脂材料,以聚丙烯聚合链为基体,通过取代反应在聚丙烯聚合链上通过醚键连接有长侧脂肪链,这些长侧脂肪链与油脂之间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能够达到常规α-烯烃类树脂的吸油性能;另外本发明的树脂材料中加入有交联剂即C2-6的直链二醇,交联剂可以将聚丙烯聚合链之间进行交联,使聚丙烯聚合链在空间上形成三维网络而形成一定的储油空间,并且交联后还可以提高聚丙烯聚合链的刚度,从而确保储油空间的稳定性,因此加入的交联剂进一步的提高了树脂材料的吸油性能。
另外,本发明的吸油树脂材料采用C8-30的直链伯醇与氯化聚丙烯或溴化聚丙烯反应制成,不再需要采用α-长链烯烃为原料进行聚合制备吸油树脂材料,克服了单体价格昂贵、聚合转化率低、合成技术复杂的缺点,利用价廉易得的原料和简便的大分子反应即可制备出高吸油树脂,同样能够达到常规α-烯烃类树脂的吸油性能,并且加入的交联剂还能进一步提高吸油树脂材料的吸油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但并非限定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未经河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817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