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色双级放大发光型有源静电消除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82890.3 | 申请日: | 2011-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276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杜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金和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1/14 | 分类号: | A61N1/14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色双级 放大 发光 有源 静电 消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静电消除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双色双级放大发光型有源静电消除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摩擦现象的存在,导致人体及周围的物体带有电荷,当人体与这些物体接触或接近接触时,由于两者电荷电位的差异而导致电荷的流动,特别是在相对湿度较低的环境下,两者的电荷电位差异可以积累的非常高,甚至达到上万伏,从而导致放电现象的产生,并伴随着短暂的瞬间大电流产生,使人体产生疼痛感;另外,该现象还会击穿或损坏电器内的电子元件,降低电子产品的使用寿命。
中国专利号95207517.2《防静电电击器》揭示了一种防静电装置的方案,其主要是通过发光二极管和与之串联的限流电阻来实现,人体的静电通过限流电阻使静电在释放过程中以小电流状态泄漏,从而达到既释放了静电又不会对人体造成疼痛感或不会对电子元件产生击穿现象。但由于人体所携带的静电容量小,要使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足够亮且亮的时间稍长一些是比较困难的,所以使用中是否消除了静电并不知道;另外人体所带的电荷有正电荷或负电荷,当通过静电消除器释放静电时并不清楚所释放的电荷的正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双色双级放大发光型有源静电消除装置。该静电消除装置可以做到了只要有人体静电释放,就会有明显的亮光出现,且所发光的颜色会根据电荷的不同,其颜色也不同,从而了解静电释放的电荷的正负以及是否静电消除完毕,使得使用人知道了静电是否释放,并具有一定的娱乐性,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成本低且使用方式灵活、使用效果好,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双色双级放大发光型有源静电消除装置,包括一绝缘壳体以及分别位于绝缘壳体两端的第一导电触头和第二导电触头,在绝缘壳体内,由导线上连接着至少一个限流电阻,导线的首尾两端分别与第一导电触头和第二导电触头连接,其特征在于:第一三极管一的基极与位于限流电阻的一侧的导线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一的集电极与电源一的一端连接,第一三极管一的发射极与第二三极管一的基极连接,第二三极管一的发射极与发光二极管一的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一的另一端与电源一的另一端连接;第一三极管二的基极与位于限流电阻的另一侧的导线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二的集电极与电源二的一端连接,第一三极管二的发射极与第二三极管二的基极连接,第二三极管二的发射极与发光二极管二的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二的另一端与电源二的另一端连接。
上述的双色双级放大发光型有源静电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的发光二极管一并联有第一电容一,与所述的发光二极管二并联有第一电容二。
上述的双色双级放大发光型有源静电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电容一,第二电容一的一端与所述的第一三极管一的发射极连接,第二电容一的另一端与第二三极管一的发射极连接;还包括第二电容二,第二电容二的一端与所述的第一三极管二的发射极连接,第二电容二的另一端与第二三极管二的发射极连接。
上述的双色双级放大发光型有源静电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极管一的发射极与第二三极管一的基极间串接有延时电阻一;所述第一三极管二的发射极与第二三极管二的基极间串接有延时电阻二。
上述的双色双级放大发光型有源静电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一和发光二极管二为低电流发光二极管或超低电流发光二极管。
上述的双色双级放大发光型有源静电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导电触头和第二导电触头由金属材料或非金属导电材料制成。
双色双级放大发光型有源静电消除装置,包括一绝缘壳体以及分别位于绝缘壳体两端的第一导电触头和第二导电触头,在绝缘壳体内由导线上连接着至少一个限流电阻,导线的首尾两端分别与第一导电触头和第二导电触头连接,其特征在于:第一三极管一的基极与位于限流电阻的一侧的导线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一的发射极与第二三极管一的基极连接,第二三极管一的发射极与电源一的一端连接,第二三极管一的集电极与发光二极管一的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一的另一端与电源一的另一端连接;第一三极管二的基极与位于限流电阻的另一侧的导线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二的发射极与第二三极管二的基极连接,第二三极管二的发射极与电源二的一端连接,第二三极管二的集电极极与发光二极管二的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二的另一端与电源二的另一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金和光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金和光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828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营养强化富硒苹果及其栽培方法
- 下一篇:一种植物病害防治用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