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下可视化钓鱼艇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83439.3 | 申请日: | 2011-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297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渠仁书 | 申请(专利权)人: | 渠仁书 |
主分类号: | B63G8/00 | 分类号: | B63G8/00;A01K97/00;A01K8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54 北京市宣武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下 可视化 钓鱼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水下可视化钓鱼艇,属于水中游乐设施。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游乐潜艇种类繁多,无论是水上、半潜还是水下的,都只是可以观光游乐,鲜有可以坐在艇内悠闲钓鱼并享受美味烤鱼的,之前所发明的水中游乐设施,虽然也可以进行钓鱼,但是必须是鱼儿咬钩才能将其钓中,而且只带有两个电动鱼竿装置,四位游客只能轮流感受水下钓鱼的乐趣,水下可视化钓鱼艇,可以看到鱼后即发出射击,将鱼儿射中,再用鱼钩将其钩住收入囊中,无须等待鱼儿上钩,本发明根据目前的技术现状,对水中游乐设施进行了改进,使其性能大大增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空间宽敞、平衡性好、功能齐全,能够让游客在水下艇体内自由活动、可视化钓鱼、射击鱼并享受美味烤鱼的水下可视化钓鱼艇。
为实现上述功能,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水下可视化钓鱼艇,包括艇体、出入口、安全舱,平衡装置、电动鱼竿装置、仿真鱼杆、网箱吸盘装置、后置摄像机、水镖装置、吊钩、水舱、通风系统、其它装置,
艇体,艇体外形轮廓前部尖、后部锥、中间顶部水平,底板中部为下凹U型;
出入口,圆形,带有密封盖,置于艇首水平顶前部;
安全舱,椭圆筒形,置于艇体水平顶部、出入口后侧,安全舱顶部有对开式罩帽,安全舱口与空气相通,安全舱外侧置强力换气装置;
平衡装置,包括支撑翼和浮舱,支撑翼置于艇体外部左右两侧,浮舱置于支撑翼端部,浮舱可绕支撑翼端部旋转轴在180度范围内转动;
电动鱼竿装置,包括鱼竿转台、鱼竿、鱼线、鱼钩、角度传感器、摄像头、显示屏、鱼线卷轮、鱼线滑轮、小电机、编码器,摄像头分别放置在艇后部及鱼钩上端,显示屏挂在艇体内壁,鱼线卷轮放置在艇外鱼竿根部,小电机固定在鱼竿侧面,鱼竿转台设置在艇体外安全舱上部两侧及两个支撑翼上,鱼竿、鱼线、鱼钩、角度传感器放置在鱼竿转台的不同方位;
仿真鱼杆,置于所述艇体内前方挡板上,主要包括操作杆、球面轴承、仿真模拟接触器、通电触头、操作面板支架;操作杆通过球面轴承架设在所述操作面板支架孔中,通电触头位于操作杆头部,仿真模拟接触器固定在操作面板支架前方;
网箱吸盘装置,固定在艇体前部,包括铰链、橡胶管、固定板、电磁铁;
后置摄像机,位于艇体尾部支架上,拍摄钓鱼艇、鱼竿及鱼入仓的动作图像;
水镖装置,挂在所述电动鱼竿前端下方,游客在艇内控制梭镖体射击鱼;
吊钩,三个吊钩分别位于艇体前部及后部左右两侧;
水舱,两端为锥形的圆柱形水舱置于所述艇体底部左右两侧,水舱充放水改变艇体的升降状态;
通风系统,包括抽风机、通风管路、风口,抽风机设置在艇体内,通风管路紧贴艇体内壁通向逃生舱上部侧壁上的风口;
其它装置,主要包括紧急升舱铁、控制柜、螺旋桨。
所述优选方案中,艇体为长小于5米的流线形,艇体内底板中部为宽度大于0.425米,深度大于0.26米的下凹U型,下凹部位至艇体顶部高度为大于1.7米,底板U型两侧座椅部位至艇体顶部高1.3米,底板U型结构减少排水体积,保证身高1.8米以下游客在艇内站直身体自由活动,艇体前尖后锥的流线形,有效减少水的阻力。
所述出入口设有倾斜式带扶手的伸缩扶梯和称重装置,扶梯背侧有两个卡口将扶梯固定在出入口,出入口外端部设有与吊桥连接的固定装置,游客经称重后由出入舱的扶梯进入艇内,称重装置确保进入艇内的游客重量在安全承载范围内。
所述安全舱口始终位于水面0.5米以上,强力换气装置在安全舱上部外侧,安全舱侧壁设有逃生梯,顶部对开式罩帽遮挡风雨,并可将钓中的鱼由此口收入舱中。
所述平衡装置的左右支撑翼上各放置一台电动鱼竿装置,左右支撑翼端部的浮舱绕轴旋转,改变自身所受的浮力,调节艇体平衡;平衡装置的浮舱上半部始终位于水面之上。
所述电动鱼竿装置位于艇壳外,所述鱼竿转台主要包括电机、减速机、主轴,电机动力经减速机输出给主轴,带动设置在主轴端部的所述鱼竿运动;所述鱼线轮的末端部配有编码器和延时换向电子板,控制鱼线轮的正反转,方便鱼线的收、放;所述显示屏实时显示摄像头影像及角度传感器数据,游客坐在艇内掌控艇外电动鱼竿的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渠仁书,未经渠仁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834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