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中药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84119.X | 申请日: | 2011-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067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晶 |
主分类号: | A61K36/804 | 分类号: | A61K36/804;A61P9/04;A61K35/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21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慢性 心力衰竭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候群,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综合症,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心肌收缩力下降,使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气管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同时出现肺瘀和(或)体循环瘀血的表现,是多种气质性心脏病几乎不可能避免的结局。多见于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及扩张心肌病。一旦形成,多为反复发作且逐渐加重,治疗难度大,致死率高。西药治疗虽取得了一定效果,但长期应用,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治疗中采用的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及正性肌力药,常因出现中毒、电解质紊乱等副作用影响临床应用,且往往需要多种药物联合应用。目前,而中医药治疗心衰诸如副作用较少,疗效持久等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中药组合物。中医认为本病发病机理则多因气虚弱、气不运血、心阴亏耗、阴虚血涩,表现为阴阳两虚、心营不畅、心脉瘀滞。治疗上以益气温阳药为治络之本,辅以活血通络药,使气旺血行络通,阻断血瘀络阻的病理环节,兼有利水消肿药以治其标。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当归10-15份、红花9-13份、赤芍12-16份、补骨脂10-15份、巴戟天15-20份、灵芝15-20份、海马9-13份、鸡血藤12-16份、龙眼肉10-15份、南沙参9-13份、白术7-11份、生地黄8-12份。
优选的,该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当归13份、红花11份、赤芍14份、补骨脂13份、巴戟天17份、灵芝17份、海马11份、鸡血藤14份、龙眼肉13份、南沙参11份、白术9份、生地黄10份。
取以上中药按传统制备方法制成汤剂即可。
方中:红花活血通径、散瘀止痛;赤芍行瘀止痛,凉血消肿;补骨脂补肾助阳,纳气平喘,温脾止泻;巴戟天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海马散结消肿,温补肾阳;鸡血藤补血活血,疏通经络;龙眼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南沙参化痰益气,润肺和胃;白术健脾益气,止汗安胎;生地黄清热生津,养阴养血;灵芝补血益气,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均表明,灵芝可有效地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微循环,增强心肌氧和能量的供给,因此,对心肌缺血具有保护作用,可广泛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等的治疗和预防。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全部160例患者来自于2007年3月~10月本院住院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0例,其中男47例,女33例,年龄45±4.5岁;冠心病35例,高血压性心脏病29例,扩张型心肌病16例;NYHA III~IV级59例。对照组80例,其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43±4.8岁;冠心病34例,高血压性心脏病30例,扩张型心肌病16例;NYHA III~IV56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种、心力衰竭程度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2、入选标准:冠心病、高血压、扩张型心肌病引起的心力衰竭,NYHA II~IV级;左室射血分数≤40%。剔除:心脏瓣膜病,怀孕妇女,1个月内曾参加其他药物临床研究,不能口服的患者,不愿接受试验的患者。
3、治疗方法两组病人根据具体病情,常规应用地高辛0.25mg口服,1次/d;双氢克尿噻25mg口服,2次/d;消心痛10mg口服,3次/d,利尿药服用7d则停。治疗组加用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当归13g、红花11g、赤芍14g、补骨脂13g、巴戟天17g、灵芝17g、海马11g、鸡血藤14g、龙眼肉13g、南沙参11g、白术9g、生地黄10g,1剂/d,煎服300mL,每次100mL口服,3次/d。两组在严密观察、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停用扩血管及调节神经内分泌的激素类药物,1个月后统计疗效。
4、观察指标心力衰竭症状和体征的改变、心力衰竭好转的时间。
5、疗效判断标准心功能(NYHA)改善2级以上者为显效;改善1级为有效;无改善或恶化、死亡者为无效。
6、治疗结果
①两组心功能疗效分析
治疗组显效49例(61.3%),有效26例(32.5%),无效5例(6.3%),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显效35例(43.8%),有效30例(37.5%),无效15例(18.8%),总有效率为81.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②两组心力衰竭好转时间、住院时间分析
治疗组心力衰竭好转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5.5±1.5天、9.8±2.5天;对照组分别为7.1±2.6天、13.6±1.6天。两组两项指标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均<0.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晶,未经张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841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转渗透式冷却液过滤机
- 下一篇:数据库的数据同步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